快訊

中華航空公司董事長一職 預計將由高星潢總經理代理

華航董座接任人選引關注 工會喊話2條件:拒絕空降酬庸

戴培峰專訪/形容林昱珉很殺、很恐怖 首見年輕投手有這種特質

需求放緩、其他出口國擴增產量 OPEC+減產擬延長至下季

OPEC+傳出可能將現行減產行動延長至明年第1季末。 (路透)
OPEC+傳出可能將現行減產行動延長至明年第1季末。 (路透)

知情人士表示,石油輸出國組織與盟國(OPEC+)可能在周四(5日)會議上,延長現行的石油減產協議三個月,延長至明年第1季末,以便為油市提供更多支持。國際油價3日盤中上漲約1.6%。

石油產量約占全球總量的一半的OPEC+,一直尋求在2025年逐步撤回減產行動。但全球需求放緩,加上OPEC+以外的產油國產量上升,使得OPEC+恢復生產的計畫面臨阻礙,這些因素也打壓油價。

彭博資訊引述OPEC+談判代表表示,OPEC+過去一周的會談,聚焦在延後增產三個月,迄今尚未招致反對。OPEC+將在5日的線上會議,敲定產量策略。

石油過剩量預估 圖/經濟日報提供
石油過剩量預估 圖/經濟日報提供

OPEC+實質領袖,包括沙烏地阿拉伯能源部長阿卜杜拉齊茲親王、以及俄羅斯副總理諾瓦,上周造訪伊拉克和哈薩克,在5日的產量會議登場前,展開穿梭外交。

倫敦布蘭特原油期貨3日盤中走揚1.6%至每桶72.98美元,西德州中級原油也漲1.6%,報每桶69.18美元。

伊拉克、俄國、哈薩克在實施減產時,都蓄意拖延。會前商談的重點之一是改善這些國家的遵循狀況,並須額外削減產量,以彌補先前的過度生產。

OPEC+成員國為支撐油價,2022年開始減產,目前減產規模為每日586萬桶,相當全球需求的約5.7%。該集團原定明年1月起開始增產,初步規模為每日18萬桶,僅占總減產量的一小部分。

但中國大陸需求成長降溫,與美洲供給大增,壓抑油價,導致OPEC+被迫兩度延後增產。布蘭特原油期貨自7月初以來回檔17%,目前價格接近每桶73美元。

產油國討論延長減產之際,OPEC石油產量連續兩個月上揚,據彭博訪調,這個組織11月平均產量為每日2,702萬桶,較上月攀升12萬桶。主要是利比亞政府恢復先前中斷產出。

然而,就算OPEC+延後明年第1季的增產令,石油產量仍可能增加。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近來投資產能,有權在明年一年逐步增產,規模為每日30萬桶。阿聯官員說,這個增產行動不受本周稍晚的談判影響,但另一成員國則說,此舉有待討論。

沙烏地王儲賓沙爾曼1日親訪阿聯,會晤阿聯總統穆罕默德。哈薩克繼續大舉擴建田吉茲油田(Tengiz),將是明年的另一挑戰。該國的額外產出,可能會進一步考驗OPEC+維持全球油市平衡的能力。

OPEC 伊拉克 油價

延伸閱讀

伊拉克燃油走私網絡 為伊朗及其代理人年賺10億美元

中東衝突趨緩、OPEC+延後會議 市場調整供需展望

期貨商論壇/輕原油期 保守看

英國再制裁30艘「影子艦隊」船舶 打擊俄國石油收入

相關新聞

鴻海推一把 本田、日產汽車加速談合併

日本經濟新聞與讀賣新聞報導,本田與日產汽車將討論合併,而促成這項汽車業歷史性變化背後,隱藏著台灣鴻海的身影。鴻海有意收購...

美國11月CPI符合預期 市場估Fed下周仍將降息1碼

美國1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月增0.3%、年增2.7%,升幅完全與預期相符,在就業市場降溫之際,市場預期聯準會(F...

美通膨趨緩…降息機率增 市場押注聯準會6月有動作

美國上月通膨率回升,反映汽油價格大漲,但其他物價和服務價格漲勢趨緩,使剔除食物與能源的核心通膨率低於預期,激勵美股15日...

川普就職倒數!對美陸台股是驚嚇還是報喜?「去中國化」是雙面刃?影響一次看

2017年1月10日,川普首次就任美國總統時,上證指數報3161點,道瓊工業指數為19855點,台股則是收在9339.03點,8年後的2025年1月10日,川普即將上任,上證指數3168點、道瓊指數41938點,而台股則是23011點。

美國愛爾康眼藥水爆真菌汙染!使用恐致失明 業者緊急自主回收

美國知名生技大廠愛爾康(Alcon)爆出眼藥水含有異物遭消費者投訴,經調查確定異物是真菌,使用遭汙染產品恐導致視力喪失,...

阿根廷狂人經濟有救?總統米雷伊的策略奏效

window.location.href="htt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3/8436467";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