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防詐高峰會新加坡登場 聚焦金融AI資安應用

繼去年在台灣舉行後,全球防詐聯盟GASA今天在新加坡舉辦第2屆亞洲防詐高峰會,許多國際科技公司齊聚探討防詐議題,來自台灣的Gogolook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郭建甫表示,希望透過技術合作讓AI被應用在「好人這邊」阻止詐騙作為。

GASA(Global Anti-Scam Alliance)在新加坡舉辦第2屆亞洲防詐高峰會,許多國際科技公司與會,探討新興詐騙手法對亞洲各產業的衝擊與因應方式。新加坡內政部兼社會及家庭發展部政務部長孫雪玲等人出席。

此次亞洲防詐高峰會活動聚焦亞洲詐騙現況、AI深偽技術(Deepfake)發展、政府防詐政策與立法,以及數位信任普及化等議題,同時從電信、資安、金融等產業觀點,探索跨產業的詐騙治理的對策與情資交換架構。

信任科技服務商Gogolook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郭建甫受訪時表示,此次與會在許多議題進行交流,包含如何透過應用AI防詐,並對外分享公私部門合作的案例與經驗,近年看到不少國家開始出現相關監管措施的討論,希望未來各界能形成網絡擊敗詐騙行為。

郭建甫指出,AI深偽技術開始被運用在電話或視訊的領域中,詐騙方面最終常出現在銀行端產生財損,期盼透過技術與金融業合作,讓AI被應用在「好人這邊」,阻止詐騙作為。

台灣刑事警察局預防科科長林書立表示,詐欺行為沒有國界,例如許多華語類型的詐騙行為彼此相通,期待透過高峰會的交流,在技術、法規、實體企業合作面與各界有更多互動;以網路平台為例,詐騙者會分析用戶人格,並設計「劇本」下手,呼籲民眾必須維持警覺性。

XREX共同創辦人暨集團執行長黃耀文表示,透過像是區塊鏈錢包反洗錢工具可以針對詐騙態樣進行偵測,而新加坡金融產業蓬勃,台灣則有相關技術,期待透過雙邊的互動與交流,有助防詐工作。

根據Gogolook發布新聞稿表示,GASA近期與防詐服務商ScamAdviser針對亞洲13個地區,調查約2萬5000名受訪者,共同發布「亞洲詐騙調查報告」。報告顯示,接近3成的亞洲受害者在首次接觸詐騙後的1小時內即上當受騙,這個比例與台灣受訪者的情況一致,反映出詐騙者運用恐慌和貪婪心理來迅速引導受害者;台灣超過5成民眾每週都會接觸詐騙,近3成受騙者在接觸詐騙後1小時內支付金錢或提供個資

報告列出亞洲各國最常見的10大詐騙手法,包括「個資盜用」、「投資詐騙」與「購物詐騙」為亞洲所有國家共同的隱憂,而台灣民眾遭遇最多的威脅為個資盜用,與日本、新加坡、越南、中國等國家的情況相似,顯示個人資料安全問題日益嚴峻,而在韓國、馬來西亞、巴基斯坦與印尼則以投資詐騙最猖獗。

詐騙 新加坡 個資

延伸閱讀

暢玩環球影城、魚尾獅合影要住哪? 【2024新加坡住宿挑選攻略】分享3個最夯的新加坡飯店選擇地,輕鬆爽玩一整天

5G專網應用推動資安防護 數產署邀各國專家分享經驗

台中警銀聯手阻詐逾8.8億 市府推全民防詐手冊

老宅融入生活藝術 桃園大溪古厝辦展還能學製作香牌

相關新聞

川普願望要實現?Fed理事稱最快7月能降息 美股早盤走揚

美國聯準會(Fed)理事沃勒(Christopher Waller)認為最快7月就能降息,加上美國總統川普延後決定是否攻...

黃仁勳:若美持續限制AI半導體輸陸 華為將主導大陸市場

儘管美國政府官員表示,受美國半導體出口管制影響,華為在2025年生產人工智慧(AI)晶片的能力將極為有限。但擔心可能帶來...

這個國家也搶當「矽島」!傳將提供高額補貼 吸引台積電設廠

愛爾蘭政府日前發表旨在提升該國在全球半導體業地位的新戰略,搶當下一個「矽島」,並傳可能提供價值數十億歐元的補助,以吸引台...

川普一席話 美股再現恐慌 市場聚焦輝達本周財報

美國總統川普對歐盟和蘋果(Apple)再發關稅威脅,讓已經籠罩在債務陰影的美國股市上周五(23日)再陷恐慌。美國金融市場...

美中關係惡化...外資從台股撤千億 外媒曝:將台海衝突視為風險

外資以前幾乎無法想像中國大陸會入侵台灣,但隨著川普再度成為美國總統,許多人將其視為必須做好準備的尾部風險情境,只不過他們...

黃仁勳躍升地緣政治巨星 專家點出遊走美中與中東的生意風險

華爾街日報20日報導,輝達執行長黃仁勳(Jensen Huang)本周造訪台北,結束為期一個月的旋風式行程,此行不僅彰顯...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