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APP詐欺究責 三方踢皮球
隨著近來網路詐騙日益猖獗,英國的銀行、支付業者以及社群媒體公司正在為誰該對受害人負賠償責任吵得不可開交。
從10月7日開始,英國的銀行須對「授權支付」(APP)詐欺案的受害人,最高將付出8.5萬英鎊的賠償金。所謂APP詐騙是指用戶在被騙後,自願將銀行帳戶中的錢轉給詐騙者。
CNBC報導,對於大型銀行和支付公司來說,8.5萬英鎊的賠償金不算太低,但此金額實際上已低於英國支付系統監管機構(PSR)先前提出的41.5萬英鎊,因為在業界強烈反對下,PSR降低了這項最高賠償金。
但銀行業者認為,社群平台也應分攤詐騙案的賠償責任。倫敦數位銀行業者Revolutz金融犯罪部門主管馬魯夫說,Meta和其他社群媒體平台應該要幫忙支應詐欺案受害人的賠償費,由於不用分擔這項責任,「他們就沒有動力為此採取行動」。
銀行和科技公司的關係一直很緊繃,報導指出,由於愈來愈多人使用數位平台在線上支付和購買產品,過去幾年來線上詐欺案件急遽增加。
今年6月,據英國金融時報(FT)報導,工黨已草擬提案,強迫科技公司對其平台所發生的詐欺案受害人進行賠償。
目前尚不清楚倫敦當局是否仍計劃要求科技公司,賠償授權支付詐欺案的受害人。
更廣泛地說,英國的銀行和監管機構長期以來一直在推動社群媒體公司與零售銀行進行更多合作,以幫助應對快速成長且形態不斷演變的詐欺威脅。關鍵在於科技公司分享有關犯罪分子如何濫用其平台的情報。
本周稍早,Meta宣布與英國銀行NatWest及Metro Bank建立合作夥伴關係,以分享在其平台發生的詐欺活動情報。但該公司回絕了科技業應對授權支付欺詐受害人負賠償責任的建議。
Meta表示,可以透過欺詐情報互惠交換(FIRE)計畫,使用來自大銀行的即時情報,來協助阻止欺詐,並且發展和改進其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AI)檢測系統。該公司還呼籲政府鼓勵更多這類跨產業合作。
Meta的發言人表示,FIRE的目的是「使銀行能夠分享資訊,使我們能共同努力保護使用我們各自服務的客戶」,「詐欺是一個跨產業問題,只能透過合作來解決」。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