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飛安醜聞不斷 只能靠死敵馬斯克載回2太空人

太空總署(NASA)24日宣布,明年2月將由馬斯克的SpaceX的飛龍號(Dragon Crew-9)接回被波音公司滯留太空站的兩名太空人。(路透)
太空總署(NASA)24日宣布,明年2月將由馬斯克的SpaceX的飛龍號(Dragon Crew-9)接回被波音公司滯留太空站的兩名太空人。(路透)

由於波音公司(Boeing)太空船「星際飛機」(Starliner)出問題,美國太空總署(NASA)24日宣布,6月搭乘其前往國際太空站(ISS)的兩名太空人將搭乘競爭對手馬斯克(Elon Musk)公司SpaceX的太空船返回地球,這一消息對波音無疑是一次打擊,甚至是恥辱。

近年來,波音公司長期以來享有的聲譽因一系列故障問題和兩起空難失事而嚴重受損。

安柏瑞德航空大學(ERAU)教授西德浩斯(Erik Seedhouse)說,對於搭乘「星際飛機」前往國際太空站的太空人威廉斯(Sunita Suni Williams)及威爾莫(Barry Butch Wilmore)來說,必須乘坐SpaceX太空船返回是「非常尷尬的」。

波音公司今年似乎流年不利,先是1月發生艙門脫落意外,6月星際飛機也發生故障,使太空人滯留太空站無法返家。(路透)
波音公司今年似乎流年不利,先是1月發生艙門脫落意外,6月星際飛機也發生故障,使太空人滯留太空站無法返家。(路透)

TD Cowen航空學分析師魯莫賀(Cai von Rumohr)表示贊同,他說這是「形象問題」,稱這可能會危及未來與NASA的合約。

不過,波音公司的地位和龐大的規模使其有可觀的恢復能力。

波音公司研發「星際飛機」而造成約16億元的成本超支,這是由於研發一再延誤,以及與供應鏈問題相關的價格上漲。

但從背景來看,波音國防、太空與安全部門在2023年的營業額為249億3000萬元,公司的整體收入為777億9000萬元。

西德浩斯說:「沒錯,波音公司能夠恢復,因為他們是超級巨頭。」

儘管「星際飛機」項目一再延誤,但自從2014年NASA向波音和SpaceX訂購太空船以來,從未表明與波音的合作減少。

NASA一直堅持,其目標是擁有兩個載運太空人往返國際太空站的太空船,這是一種保險計畫,以防其中一個出現問題。

波音公司今年似乎流年不利,先是1月發生艙門脫落意外,6月星際飛機也發生故障,使太空人滯留太空站無法返家。(美聯社)
波音公司今年似乎流年不利,先是1月發生艙門脫落意外,6月星際飛機也發生故障,使太空人滯留太空站無法返家。(美聯社)

西德浩斯指出,波音公司要重振信心,就得「解決所有這些問題,並在明年某個時候有一次成功的飛行,也許與另一組太空人員一起。」

波音公司堅持,「星際飛機」的兩個問題是可以解決的,即氦氣洩漏和有缺陷的推進系統。

喬治亞理工學院(Georgia Tech)古根海姆航空工程學院教授萊特西(Glenn Lightsey)說,這類問題不是什麼「大驚奇」,表示現在仍是星際飛機的早期研發階段。

NASA SpaceX 太空人 波音 馬斯克

延伸閱讀

馬斯克旗下X平台賴帳!緯穎今證實:依法提起訴訟 待法院審判

悔不當初?七家銀行提供融資支持馬斯克買推特 如今「被套牢」

從互嗆到握手言和…電動車分岐未解 為何馬斯克仍挺川普?

台廠對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又愛又恨」

相關新聞

因應川普貿易保護主義 中日韓將重開睽違5年經貿部長會議討論三國FTA

日本共同社報導,共同社14日從外交消息人士獲悉,日中韓三國正在協調3月29至30日在韓國首都首爾舉行經貿部長會議。而這次...

號稱地球上最聰明AI!馬斯克:18日推出全新聊天機器人Grok 3

彭博資訊報導,億萬富豪兼科技巨頭馬斯克15日宣布,旗下的人工智慧公司xAI即將推出最新一代AI聊天機器人Grok 3,並...

蘋果何時要將AI功能引進在中國的iPhone?據傳最快5月

蘋果公司正努力於今年中之前,讓在中國大陸的iPhone引進AI功能,加速這項需要調整軟體並大幅仰賴大陸合作夥伴的複雜任務...

不甩川普施壓降息!關稅政策恐釀通膨 聯準會利率按兵不動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今天在2025年首場政策會議上,宣布利率按兵不動,即便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

NVIDIA 暴跌後急發聲明:DeepSeek 的進展證明需要更多輝達晶片

輝達(NVIDIA)周一(27日)表示,中國大陸 AI 公司 DeepSeek 取得的進展,顯示出輝達晶片對大陸市場的可...

C919將飛出陸國境? 越南政府:考慮取消監管障礙允商飛飛機在越南運營

大陸觀察者網報導,據越南通訊社,1月15日,越南政府表示,將考慮取消監管障礙,允許中國商飛公司生產的飛機在該國運營。而路...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