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公司在陸業績直直落 面臨需求疲弱、當地品牌競爭

從德國福斯汽車(Volkswagen)到法國萊雅(L'Oréal)等各大跨國企業,在發布上季財報時,也都警告中國大陸需求疲軟,顯示中國大陸經濟減緩,正使消費者對外國品牌的胃口縮小,且外國產品還面臨中國大陸自有品牌的激烈競爭。
英國廣告巨擘WPP指出,上季中國大陸營收劇減約25%,且展望不佳。萊雅估計,上半年中國大陸營收成長率下降2-3個百分點,福斯旗下的保時捷也表示,上半年中國大陸營收年比劇減三分之一。
信評機構惠譽(Fitch)分析師指出,中國大陸消費者正在削減非必要開支,或轉向更划算的產品,不僅減少外出用餐,也擴散到服飾、化妝品及首飾等非必需品類。萊雅執行長葉鴻慕表示,「就業市場不健康,而且房價下跌」。
中國大陸汽車市場雖仍成長,跨國車廠卻面臨當地競爭對手的重大威脅。由於消費者迅速轉向電動車,上半年外國品牌車銷量只占38%,遠低於2020年時的64%。德國車廠銷量更備受壓縮。
福斯與保時捷執行長布魯莫表示,目前中國大陸「電動車不存在豪華級市場」。
賓士上半年的中國大陸銷售年減9%。執行長康松林表示,當地精品市場正在降溫,「我們不知道將持續多久,或者是什麼才能使中國消費者恢復信心」。
然而,百勝中國公司上半年淨利增加8%至2.12億美元,優於預估。執行長華特上周提出樂觀看法,表示中國大陸成長勢頭轉向「較低階的城市」。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