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中居正廣引退!日本富士電視台一路崩壞的黑歷史

中居正廣涉性侵女主播 宣布全面退出演藝圈!公司將結束營運

柯文哲昨戒護探視…柯爸被開3日內病危通知 知情人士曝:插管搶救

連3天反制 中國制裁12美軍工企業、10高管

北京以涉台因素對美國發動反制,21一口氣公布制裁洛克希德馬丁等12家美國軍工企業。圖為台灣軍購,由洛克希德馬丁打造的F-16V。(取材自取自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網站)
北京以涉台因素對美國發動反制,21一口氣公布制裁洛克希德馬丁等12家美國軍工企業。圖為台灣軍購,由洛克希德馬丁打造的F-16V。(取材自取自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網站)

台總統賴清德520上台以來,美中台情勢似愈發升溫。北京一連三天以涉台因素對美國發動反制措施。繼將四家美國軍工企業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宣布制裁美國前國會議員蓋拉格後,北京22日一口氣公布制裁12家美國軍工企業與10名高管。

對於外界關切,隨著賴清德就職,台海局勢愈發敏感;五角大廈發言人賴德21日敦促中方別藉機升級情勢,美國副國務卿坎伯與義大利官員磋商印太事務,強調維持台海與南海和平穩定是推動自由印太區域的美義共同優先要務。

針對賴清德就職演說,中方連日疾言批評,也針對美國務卿布林肯發表聲明祝賀賴清德就任台灣總統一事向美方抗議。

中方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強調,「對民進黨當局勾連外部勢力進行謀獨挑釁,我們必須反制,必須懲戒」。520以來,北京累計已依「國家安全法」、「對外貿易法」與「反外國制裁法」,制裁美國12家軍工企業與11人。

中國外交部22日宣布,由於美國以涉俄羅斯因素為由對多家中國實體濫施非法單邊制裁,同時美國持續向台灣出售武器,「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嚴重干涉中國內政,嚴重損害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據此對12家美國軍工企業與10名高管「採取反制措施」。

12家被制裁的企業包含洛克希德馬丁導彈與火控公司、洛克希德馬丁航空公司、標槍合資公司、雷神導彈系統公司、通用動力軍械與戰術系統公司、通用動力資訊技術公司、通用動力任務系統公司、海岸間電子公司、系統研究與模擬公司、鐵山解決方案公司、應用技術集團、阿克西恩特公司。

至於10名高管則是諾斯洛普格魯曼董事長沃登、全球營運副總裁布朗伯格、戰略威懾系統副總裁大衛斯、副總裁鐘斯、奧布萊恩與羅德;通用動力公司副總裁蓋曾、技術部門執行副總裁艾肯、高級副總裁吉格蘭、副總裁布萊迪。

針對賴清德就職後局勢升級的風險,五角大廈發言人賴德表示,美國已敦促中方別以台灣選舉為藉口來升高局勢。賴德表示,美國將持續致力於對中溝通管道暢通,以避免可能的誤判或風險;此外,美國也會持續依據台灣關係法,確保台灣維持足夠的自我防衛能力。

布林肯21日在參院外交委員會聽證會表示,美國聯合世界上其他國家,一起為維持台海和平穩定挺身而出,確保北京不採取任何片面改變現狀的行動;在美國的努力下,北京從一個又一個的國家口中聽到這項訊息。

眾院外交委員會主席麥考爾,21晚間在雙橡園參加慶祝賴清德總統與副總統蕭美琴就職酒會表示,他月底將與國會議員訪團一道訪問台灣,傳達恭賀。

在賴清德總統就職當天6時至21日上午6時,中華民國國防部掌握,解放軍派遣八艘次船艦,持續在台海周邊活動,且沒有解放軍機逾越台海中線滋擾;台國防部表示,台灣持續嚴密監控及應處。

相關新聞

C919將飛出陸國境? 越南政府:考慮取消監管障礙允商飛飛機在越南運營

大陸觀察者網報導,據越南通訊社,1月15日,越南政府表示,將考慮取消監管障礙,允許中國商飛公司生產的飛機在該國運營。而路...

鴻海推一把 本田、日產汽車加速談合併

日本經濟新聞與讀賣新聞報導,本田與日產汽車將討論合併,而促成這項汽車業歷史性變化背後,隱藏著台灣鴻海的身影。鴻海有意收購...

美國11月CPI符合預期 市場估Fed下周仍將降息1碼

美國1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月增0.3%、年增2.7%,升幅完全與預期相符,在就業市場降溫之際,市場預期聯準會(F...

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退休 股價盤前漲逾4%

英特爾2日宣布,執行長基辛格退休,12月1日生效。

拜登政府敲定對台積電補助 提供2161億元補貼

美國商務部十五日敲定對台積電亞利桑那州美國子公司提供六十六億美元(約台幣二一六一億元)的政府補貼。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表示...

「川普交易」獨惠美股 其他市場慘兮兮

美股13日早盤在平盤附近狹幅波動,不過「川普交易」持續發燒,近日推升美股屢創新高,美元也來到兩年來最高水準。但美國以外的...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