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三星Galaxy S25三款新機規格一次看! AI更人性化、續當演唱會神機

日圓一再走貶且早跌破底線 日本當局究竟要袖手到何時

值得注意的是,日銀總裁植田對日圓貶值擺明一副無傷大雅的態度。歐新社
值得注意的是,日銀總裁植田對日圓貶值擺明一副無傷大雅的態度。歐新社

日圓不斷走貶,且早已跌破日本所謂的底線,跌勢至此,交易員不禁要問:當局究竟什麼時候才會進場阻貶日圓?為何至今仍然袖手不管?

日本銀行(央行)上周五表明將金融情勢將保持寬鬆後,日圓兌美元上周五貶至34年來新低,今天適逢日本黃金周假期,交投清淡,日圓兌美元變動不大報1美元兌158.32日圓。

日本貨幣決策者已多次警告,不會容忍貶值幅度過大過快;日銀開會過後,財務大臣鈴木俊一也重申,政府將對匯率波動做出適當反應。他本月也向美國財政部長葉倫表達對日圓貶值的疑慮,市場參與者普遍認為,這是為干預預做準備。

Rabobank外匯策略主管Jane Foley在發給客戶的報告指出說:「外匯干預要成功扭轉美元/日圓走勢,除了日本經濟數據好轉之外,還得有美國經濟成長放緩和物價壓力緩解來配合。」「由此看來,財務省以嚇阻投機客做空日圓的做法恐怕還會持續數周。」

何謂日圓匯率波動過快?日本最高外匯事務官員神田真人已指出:一個月內波動幅度達到10日圓。上個月,日圓兌美元已貶值約7日圓,光是上周就下跌超過2%,今年迄今已下跌超過10%。

Pepperstone Group Ltd研究主管Chris Weston說:「當局可能會說,他們不會設下特定的匯率目標,但他們確實密切關注走勢和變化的速度,從目前的價位看來,他們得盡快採取行動,否則將喪失公信力。」

日本遲遲不願採取出手,可能原因之一是單靠干預無法改變龐大利率差距,這是日圓貶值的部分原因。儘管日本央行已經告別負利率,但日本的利率遠未達到足以吸引投資人放棄美國和其他國家更高殖利率的水準。

高盛集團策略師表示,全球總經環境只會讓日圓進一步走貶,就算進場干預,也難有成效。

高盛全球貨幣、利率和新興市場策略主管Kamakshya Trivedi 領銜的團隊寫道:「我們基線展望是經濟穩固成長、貨幣政策只會漸進調整,未來利率有上升風險,都對日圓不利。」「如此只留下一個問題:日本決策者會對抗日圓貶值到什麼程度,但我們認為工具有限。」

然而,高盛策略師強調,如果日圓繼續走貶,就像上周五那樣,干預的風險將大幅上升。日圓上周五重貶1.7%,創六個月來最大跌幅,收在158.30日圓。

但另一面來看,德意志銀行全球外匯研究負責人George Saravelos也表示,日圓疲弱對日本未必是壞事。他發布報告說,日圓走貶並未引起通膨問題,還推升日本投資人持有的海外資產價值。

日銀總裁植田和男上周五在記者會上淡化日圓對通膨的影響,反而說匯率持續藉刺激需求來嘉惠經濟。

Saravelos上周五表示,「日本對日圓擺明一副無傷大雅的態度。如果市場脫序,絕不排除干預,但值得注意的是,植田在記者會上也淡化日圓的重要性,並暗示不急於升息」。

日圓上周貶值幅度達到7日圓。/擷自彭博
日圓上周貶值幅度達到7日圓。/擷自彭博
日圓兌美元上周五貶至34年來新低。/擷自彭博
日圓兌美元上周五貶至34年來新低。/擷自彭博

外匯 日本經濟 美國

延伸閱讀

啟弘日本報捷 業績向上

日船釣魚台視察 遭陸海警逼近

籃球/帕克風靡全場 當教練也奪勝

外送員餐點留聯絡方式「男、女都可」 一票人急喊:千萬別吃

相關新聞

C919將飛出陸國境? 越南政府:考慮取消監管障礙允商飛飛機在越南運營

大陸觀察者網報導,據越南通訊社,1月15日,越南政府表示,將考慮取消監管障礙,允許中國商飛公司生產的飛機在該國運營。而路...

鴻海推一把 本田、日產汽車加速談合併

日本經濟新聞與讀賣新聞報導,本田與日產汽車將討論合併,而促成這項汽車業歷史性變化背後,隱藏著台灣鴻海的身影。鴻海有意收購...

美國11月CPI符合預期 市場估Fed下周仍將降息1碼

美國1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月增0.3%、年增2.7%,升幅完全與預期相符,在就業市場降溫之際,市場預期聯準會(F...

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退休 股價盤前漲逾4%

英特爾2日宣布,執行長基辛格退休,12月1日生效。

拜登政府敲定對台積電補助 提供2161億元補貼

美國商務部十五日敲定對台積電亞利桑那州美國子公司提供六十六億美元(約台幣二一六一億元)的政府補貼。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表示...

「川普交易」獨惠美股 其他市場慘兮兮

美股13日早盤在平盤附近狹幅波動,不過「川普交易」持續發燒,近日推升美股屢創新高,美元也來到兩年來最高水準。但美國以外的...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