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預算經費遭砍引發爭議 陳沂喊「我不需要公視」挨轟

3縣市發布低溫特報 氣溫急凍「下探10度」冷到明清晨

Fed今年降息幾次?專家警告:一次都不會降、恐打擊美股

投資人原先期待聯準會(Fed)今年降息六、七次,但眼看通膨揮之不去、經濟成長仍強,目前主流看法是降息三次。但專家警告,市場尚未把2024年不降息的風險納入考量。 路透社
投資人原先期待聯準會(Fed)今年降息六、七次,但眼看通膨揮之不去、經濟成長仍強,目前主流看法是降息三次。但專家警告,市場尚未把2024年不降息的風險納入考量。 路透社

聯準會Fed)2024年會降息幾次?投資人原先期待六、七次,每次降1碼(0.25個百分點),但眼看通膨仍揮之不去、經濟成長仍強勁,如今市場已降低期待,主流看法是降三次。不過,一位發言動見觀瞻的華爾街經濟學家認為,Fed今年不會降息,投資人得面對美股在降息期待落空後湧現的失望性賣壓。

MarketWatch報導,阿波羅全球管理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史洛克(Torsten Slok)1日發布研究報告,建議投資人再次修正降息預期。他寫道:「現實是,美國經濟根本沒在減緩,Fed去年12月轉鴿反而形成一股順風助推成長。因此,Fed今年不會降利率,利率會維持在高檔更久。」

Fed今年若不降息其來有自

史洛克列舉十個理由,說明為何他預期Fed今年將按兵不動。其中之一是:Fed去年底貨幣政策立場「轉鴿」後,市場已大幅上修對美國經濟成長的預期,金融情勢隨之放鬆,投資級公司債和高收益債券發行額創新高,甚至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市況全都熱絡起來。

其他因素還包括:勞動市場依然緊繃、工資壓力居高不下、調查顯示小企業醞釀調漲價格,而製造業和服務業公司仍在抱怨原料成本上揚。

他說:「結論是:2024年大半時間,Fed仍將疲於抗通膨。因此債券殖利率水位仍將居高不下。」

美債殖利率回升不利美股展望

與債券價格走向相反的殖利率最近有回升跡象,這對美股是凶兆。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在去年10月短暫躍上5%,同時美股跌落2023年谷底;10年期殖利率後來回落,觸動美股一波漲勢;但10年期殖利率在12月底跌破3.8%後,今已回升到4.21%附近。

殖利率走高通常對股市是利空,因凸顯股票估值相對昂貴、降低買股意願。因此,倘若史洛克的判斷正確,美股展望不妙。

今年來市場對Fed降息預期頻頻下修,從六、七次降到三次,仍無礙美股頻頻創新高,因為人工智慧(AI)題材還熱得發燙。更何況,今年降息三次,本就與Fed「點狀圖」顯示官員對利率落點的預測相符。

美股標普500指數2月大漲逾5%,1月至2月累計漲幅達6.8%;道瓊工業指數2月漲2.2%,今年來漲幅3.5%,兩大指數年初表現皆為2019年來最強。同時,科技股為主的那斯達克綜合指數周四(2月29日)刷新收盤最高紀錄,是兩年多來首見。

現在投資人必須正視一個問題:如果2024年Fed果真不會降息,投資人勢必得面對利率「更高、更久」的現實,股價是否還挺得住?

Fed 投資人 科技股 美股 聯準會

延伸閱讀

開家門像剛被炸過!她揪出「破壞之王」躲床底 專家一看慘況跌破眼鏡

安聯拚今年保費雙位數成長 總座:看好投資型保單回溫

今年首場央行理事會21日舉行 專家估利率不動機率高

原物料+航運 受惠中國復甦及進入降息

相關新聞

C919將飛出陸國境? 越南政府:考慮取消監管障礙允商飛飛機在越南運營

大陸觀察者網報導,據越南通訊社,1月15日,越南政府表示,將考慮取消監管障礙,允許中國商飛公司生產的飛機在該國運營。而路...

鴻海推一把 本田、日產汽車加速談合併

日本經濟新聞與讀賣新聞報導,本田與日產汽車將討論合併,而促成這項汽車業歷史性變化背後,隱藏著台灣鴻海的身影。鴻海有意收購...

美國11月CPI符合預期 市場估Fed下周仍將降息1碼

美國1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月增0.3%、年增2.7%,升幅完全與預期相符,在就業市場降溫之際,市場預期聯準會(F...

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退休 股價盤前漲逾4%

英特爾2日宣布,執行長基辛格退休,12月1日生效。

拜登政府敲定對台積電補助 提供2161億元補貼

美國商務部十五日敲定對台積電亞利桑那州美國子公司提供六十六億美元(約台幣二一六一億元)的政府補貼。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表示...

「川普交易」獨惠美股 其他市場慘兮兮

美股13日早盤在平盤附近狹幅波動,不過「川普交易」持續發燒,近日推升美股屢創新高,美元也來到兩年來最高水準。但美國以外的...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