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特聘宮鬥/授課不足被擋特聘教授 頂大師怒批成教書匠

她主張廢死!苗博雅臉書破5千網友灌爆 「賴清德有用人民的血暖民調嗎?」

國中生兒下公車被撞飛!陳國華原諒肇逃騎士原因曝

美股七雄總市值 沒一個股市能比得上 今年或能外溢其他股票表現

有分析師認為,一旦美國經濟今年繼續展現韌性,美股漲勢或能擴至七雄以外。路透社
有分析師認為,一旦美國經濟今年繼續展現韌性,美股漲勢或能擴至七雄以外。路透社

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最新的研究指出,美股科技七雄(Magnificent Seven,另譯美股驚奇七超人、美股絕地七騎士、美股七雄、美股七巨頭)加起來的市值,規模已經等於是全球第二大證券交易所,而且是排名第四日股市值的兩倍。

美股科技七雄指的是蘋果(Apple)、亞馬遜(Amazon)、字母(Alphabet)、Meta、微軟(Microsoft)、輝達(Nvidia)、特斯拉(Tesla)這七家美國上市公司。

德銀說,現在美國以外的G20國家,只有中國大陸和日本上市公司獲利總和,能超越這七位巨人的獲利。微軟或是蘋果,個別一家公司的市值,約是法國、沙烏地阿拉伯或英國一國所有上市公司的市值。

德銀全球經濟與主題研究主管Jim Reid上周表示,美國股市以資金集中程度而言,可與2000年和1929年抗衡。

德銀分析自1960年代中期以來,登上標普500成分股中的市值前五大的公司,總計有36家。儘管投資的趨勢以及獲利展望一直在演進,36家公司當中仍有20家,歷久不衰,至今排名仍在前50。

Reid說:「以七雄目前市值前五大的公司來說,微軟從1997年開始,除了曾有四個月「失常」,就一直在前段班。蘋果從2009年12月至今都沒有掉隊。字母則是2012年8月以來,只有兩個月表現欠佳。亞馬遜自2017年1月到現在都名列前茅。最新成為七雄成員的輝達,是由去年上半開始就一直在。」

2023年全球經濟基本上是平緩的,華爾街股市的報酬卻令人驚豔,然而高度集中於科技七雄,主要受惠於AI熱潮和降息預期。

財富管理公司Evelyn Partners上周的分析研究,強調美股科技七雄2023年的報酬率達到極佳的107%,遠遠超過MSCI美國指數的27%。

Evelyn Partners首席投資策略師Daniel Casali認為,有跡象指向美股今年表現可能擴大到七雄以外。理由有二,首先是美國經濟所展現的韌性。他說:「過去儘管一再升息,企業的銷售與獲利一直強韌,這可歸功現今企業更有紀律地管理成本,以及家戶在新冠疫情期間建立較高水準的儲蓄。美國勞力市場也相當健康,2023年增加了將近300萬個工作機會。」

第二個理由是,企業的利潤率一直在改善,熟練地漲價,將高通膨的影響轉嫁出去給顧客。Casali指出,「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與科技進步,勞力市場供給增加,企業也能進入國外的就業市場,於是利潤率得以改善,支撐獲利成長。我們看到這個趨勢會繼續」。

Casali 表示,當市場如此高度集中於少數股票,和一個利定的主題,主要是人工智慧(AI),會產生的風險是,錯過其他的投資機會。標普500成份股裡的許多其他企業,去年一直都在掙扎。所幸若是前述的兩個因素能持續成為經濟動能,一些七雄以外的股票,有望今年開始參與這波漲勢。

美國 美股

延伸閱讀

中國股民的網路哭牆:A股破底,美國駐華大使館微博湧入5萬哭訴留言

鴻海50歲 傳庫克來站台…展現力挺第一大供應商決心

打壓音樂串流對手遭歐盟調查 蘋果面臨5.3億美元罰款

蘋果折疊機卡關 未衝擊供應鏈

相關新聞

C919將飛出陸國境? 越南政府:考慮取消監管障礙允商飛飛機在越南運營

大陸觀察者網報導,據越南通訊社,1月15日,越南政府表示,將考慮取消監管障礙,允許中國商飛公司生產的飛機在該國運營。而路...

鴻海推一把 本田、日產汽車加速談合併

日本經濟新聞與讀賣新聞報導,本田與日產汽車將討論合併,而促成這項汽車業歷史性變化背後,隱藏著台灣鴻海的身影。鴻海有意收購...

美國11月CPI符合預期 市場估Fed下周仍將降息1碼

美國1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月增0.3%、年增2.7%,升幅完全與預期相符,在就業市場降溫之際,市場預期聯準會(F...

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退休 股價盤前漲逾4%

英特爾2日宣布,執行長基辛格退休,12月1日生效。

拜登政府敲定對台積電補助 提供2161億元補貼

美國商務部十五日敲定對台積電亞利桑那州美國子公司提供六十六億美元(約台幣二一六一億元)的政府補貼。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表示...

「川普交易」獨惠美股 其他市場慘兮兮

美股13日早盤在平盤附近狹幅波動,不過「川普交易」持續發燒,近日推升美股屢創新高,美元也來到兩年來最高水準。但美國以外的...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