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電動車補助新規4月18日生效 減少對中國鋰礦依賴

美國政府今天公布電動車補助新規定,4月18日起,電動車電池零組件和關鍵礦物原料須有一定占比來自美國或與其達成貿易協議國家才能享有優惠補助,以此降低對中國礦物原料依賴。
全球電動車產業隨氣候變遷和地緣政治風險升高不斷變化,根據美國去年通過的「降低通膨法案」,在北美組裝且售價低於限價的電動車享有7500美元(約新台幣23萬元)稅額減免。
根據「汽車創新聯盟」(Alliance For AutomotiveInnovation)數據,符合稅額減免條件的車輛約占電動車市場的43%。
美國財政部今天宣布,自4月18日起,美國電動車買家購買的車輛若要享有稅額減免,車輛電池零組件必須有5成為北美製造,另外,關鍵礦物原料也必須有4成來自美國或與其友好國家,包括澳大利亞、日本、南韓、新加坡等20多國。
根據美國財政部公布的規定細項,2023年美國電動車4成的電池關鍵礦物原料必須在美國或是與美國達成自由貿易協議的國家開採或加工,或者在北美回收,此占比將逐年增加,至2027年,必須提高至8成。如此可享有3750美元的稅額減免。
另外3750美元的稅額減免則須符合電池零組件規定,即至少5成在北美製造或組裝,此占比也是逐年增加,在2029年占比將提高到100%。
華爾街日報引述該聯盟總裁兼執行長波賽拉(JohnBozzella)回應,指出新規定生效後,市面上將僅有極少數車款能夠獲得補助。至於有哪些車款符合限制,待4月18日規定生效後會有完整清單。
美國政府官員預估一開始符合規定的車輛會暫時減少,不過長遠來看,隨著美國和外國企業的汽車和電池產線布建完成,數量將會增加,企業目前已經投資450億美元建造75座工廠。
中國多年來稱霸電動車鋰電池產業,在電池關鍵礦物原料加工精煉市占率達60%;提供電動車龍頭特斯拉(Tesla)原物料的「贛鋒鋰業」持續向海外擴張收購礦山。美國政府一名官員以不具名方式告訴華爾街日報:「我們(美國)希望終止(對中國)過度依賴。」
美中繼晶片戰後正上演電動車電池大戰,紐約時報日前報導,拜登政府對中國的鋰礦壟斷有所警覺,美國務院主管經濟成長、能源及環境次卿費南德茲(Jose W. Fernandez)曾表示鋰礦和其他關鍵礦物原料供應是國安問題。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