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雙重課稅難題勸退台企赴美發展 英媒揭「背後元凶」

英國金融時報(FT)Lex專欄分析,台美雙重課稅的外交兩難,都在勸退台灣企業在美國擴張業務的意願。多年來,懲罰性的雙重課稅一直都是未解的難題,現在美國希望提高國內晶片產量,一些政治人物也希望美國提供台積電等企業更好的條件,但任何變動都可能引發地緣政治問題。
分析指出,儘管台積電獲利創紀錄,又主宰晶圓代工市場,台積電的股價估值相較於全球同業都是折價,以未來獲利預估的本益比僅16倍。這個折價一部分是反映中國大陸武力犯台的風險。
隨著台積電的亞利桑那州廠持續動工,情勢也變得日益迫切。美國希望在境內蓋更多工廠,台灣官員五年多來也不斷要求達成協議,緩解雙重課稅負擔。
以台積電來說,在美國獲利的有效稅率可能超過50%,在美國的員工也可能被課重稅,三星電子等同業的稅額就低得多,因為美國和南韓簽有稅務協定。
但Lex專欄指出,台灣要達成類似協議的機率看起來很渺茫。這就產生了一個問題,晶圓廠址通常需要超過1萬名勞工,三星電子的德州廠設施在去年宣布擴張計畫,勞工就已超過1萬人。
多數員工都是技能嫻熟的工程師,從當地徵才很困難,特別是在初期階段。半導體產業一直都為延攬與留住全球人才所苦,台積電可能傾向把現有的員工調到美國。
大家都想要一個折衷方案,但解決方案可能引發另一個困難的外交問題,美國未視台灣為一個主權國家,任何特殊稅務協議都可能會承認主權,而中國大陸可能視之為挑釁。
這類協議的複雜度和成本,暗示台灣的跨國企業無法輕易在美國設廠。反過來說,台積電股價的低估值可能不會因為在美國設廠而改變,投資人必須持續權衡中國大陸外交壓力的軍事和財務風險。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