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財長:如果當時袖手旁觀 瑞信多一天都挺不過去

瑞士財政部長凱勒蘇特(Karin Keller-Sutter)接受蘇黎世報紙NZZ採訪時表示,瑞士政府被迫出手干預,救助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集團,因為在面臨投資者信心危機之際,這家陷入困境的銀行無法再多挺過一天。
凱勒蘇特說:「瑞信挺不過周一,如果沒有解決方案,在瑞士,與瑞信有關的支付交易就會嚴重中斷,甚至可能崩潰。」
凱勒蘇特引述專家預估指出,無序破產的影響可能高達瑞士經濟產出的兩倍。擴及更廣大的範圍而言,「我們就該預期到將會引發全球金融危機」,因為「瑞信倒下會導致其他銀行陷入深淵。」
在瑞士政府牽線搭橋下,瑞銀集團(UBS)上周末收購了瑞信。外界廣泛批評這筆交易肆意踐踏了投資者權益,並且在一旦發生另一場危機情況下,會讓瑞士納稅人背負沈重的負擔。但凱勒蘇特表示,替代方案會更加糟糕。
凱勒蘇特表示:「所有其他選擇對國家來說都更具風險」,例如將瑞信暫時國有化的選項所需要花的時間可能比政府希望要長得多,而且「經驗顯示,政府可能需要數年甚至數十年的時間才能退出對銀行的所有權」。
又如,有序清算的選項也被排除,因為該選項不僅損失會「相當大」,而且「會讓瑞士成為第一個對具有全球系統重要性的銀行進行清算的國家。現在顯然不是適合做實驗的時候」。
凱勒蘇特否認救援(rescue)等同於紓困(bailout)。她說:「沒有資金從聯邦政府流向瑞信。」但她承認,存款擔保與保險政策差不多,是一種「間接的國家支持」。
她同時駁斥了關於美國曾向瑞士施壓以挽救瑞信的說法。「這不是美國財政部長葉倫打電話給我說,『你必須確定瑞銀買下瑞信。』」
凱勒蘇特說:「然而,包括我們自己在內,每個人都很清楚,重整瑞信或是清算瑞信,將會引發全球金融市場動盪。」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