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將攻院線片 傳出計劃每年投資10億美元

蘋果公司傳出計劃每年投入10億美元製作院線片,目前正與電影製片廠洽商合作,待上映潛在名單包括《花月殺手》(如圖)。擷自網路
蘋果公司傳出計劃每年投入10億美元製作院線片,目前正與電影製片廠洽商合作,待上映潛在名單包括《花月殺手》(如圖)。擷自網路

根據知情人士,蘋果公司計劃每年投入10億美元製作會在戲院上映的電影,這是該公司在好萊塢提高知名度並吸引用戶訂閱其串流媒體服務的努力之一。

要求匿名的知情人士表示,蘋果已與電影製片商接洽,希望對今年在院線上映的幾部影片,以及未來推出的更多片子展開合作。待上映的潛在名單包括由馬丁史柯西斯執導、李奧納多狄卡皮歐主演的《花月殺手》,導演馬修范恩的諜片《阿吉爾》(Argylle),以及《異形》大導雷利史考特的作品《拿破侖》。蘋果發言人謝絕置評。

這個投資規模與往年相比有顯著的成長。蘋果之前的原創電影大多要不是由串流媒體服務獨家播放,就是僅在少數電影院放映。根據上述知情人士,蘋果希望它的片子能在數千家影院上映至少一個月,雖然尚未敲定任何計畫。

為了爭取人才並打敗競爭對手獲取項目,蘋果已同意在院線上映影片,同時,該公司也把電影院視為一個提高其串流媒體服務Apple TV+知名度的途徑。如果要花數億美元購買一部馬丁史柯西斯的電影,蘋果便想把這件事變成一場文化活動。Apple TV+的訂閱用戶估計在2,000萬-4,000萬之間,比網飛和迪士尼+等競爭對手少。

蘋果還沒有弄清楚要如何在院線發行這些電影。該公司內部並無同步在全球上萬家影院上映電影的專業經驗,因此已與第三方發行商接洽。不過,蘋果首先需與潛在合作夥伴談好發行費用和行銷預算。電影製片商為宣傳大片動輒花費逾1億美元,支出遠高於串流媒體服務推廣新節目或電影。與大部分串流服務業者一樣,蘋果Apple TV+也把大多數預算花在電視節目。

馬丁史柯西斯的花月殺手由派拉蒙影業負責發行,因該片出自派拉蒙製片廠,將收取10%的發行費。派拉蒙還沒有同意為蘋果發行其他影片。

電影 蘋果

延伸閱讀

加州車輛管理局資料顯示蘋果悄悄增加Apple Car測試人員數量

華為摺疊機Mate X3比蘋果輕!不僅可凹折、還能自由控制開關角度

Apple Music 爆隱私問題!自己的音樂資料庫出現別人的歌單

元祖桌遊改編電影《龍與地下城:盜賊榮耀》爆出好口碑

相關新聞

科技巨擘罕見出包!Google Pay「送錢bug」用戶爽拿3萬 官方霸氣喊:不用還

Google Pay新版獎勵計畫測試日前疑似出現bug,部分用戶意外收到10美元到1,000美元(約台幣305元至30,500元)不等的現金回饋;對此,科技巨擘Google霸氣回...

一周數位爆報/她的LINE「個人群組」驚現通話紀錄、普發6000元ATM這裡查、索尼PS VR2「不改這功能」恐GG

沒時間看最新或最有趣的數位新聞嗎?跟上《聯合新聞網》腳步,帶你精選當周數位新聞,還有評分與評語讓你快速了解大小事。其他「一周數位爆報」這裡看。

一周數位爆報/大咖不來我就不辦E3 2023電玩展!台灣之星1簡訊被噴爆、LINE新招測「誰封鎖你」

沒時間看最新或最有趣的數位新聞嗎?跟上《聯合新聞網》腳步,帶你精選當周數位新聞,還有評分與評語讓你快速了解大小事。其他「一周數位爆報」這裡看。

來了!蘋果WWDC 2023在6月6日登場 預告圖像曝新品露臉?

蘋果稍早終於確認將在美國西岸時間6月5日至9日(台灣時間6月6日至6月10日)期間,將以線上形式舉辦今年度的WWDC 2023,而部分獲選的開發者及學生則有機會前往加州Apple Park參與實體活動。

蘋果先買後付Apple Pay Later真的來了!這國家搶先試用 允許用戶「無息分期借款」

蘋果(Apple)自2022年透露跨足金融服務的消息後,「先買後付(Apple Pay Later Apple Pay Later)」服務終於周二(28日)在美國...

蘋果向百名主管秀AR/VR頭戴裝置 傳最快6月亮相

彭博新聞記者Mark Gurman在其「Power On」專欄指稱,蘋果(Apple)已經在Apple Park的一場內部活動中,向約100名主管職員工展示市場傳聞許久的混合視覺頭戴裝置,預計最快今年6月間於WWDC 2023期間對外發表。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