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厄多安總統大選連任成功,但土耳其的災難還在後頭?

「侯管配」確定破局?管中閔再發生活照 暗藏這句玄機

李坤城妹妹不忍了!爆哥哥生活無法自理 「叫我回去救他」

FT:安謀打算漲價 激進調整授權金模式牽動聯發科高通

英國晶片設計業者安謀(Arm)傳出計劃調漲價格。路透
英國晶片設計業者安謀(Arm)傳出計劃調漲價格。路透

晶片設計業者安謀(Arm)打算調漲價格,消息人士透露,安謀近期已通知包括聯發科在內的多家大客戶其商業模式將大幅改變,改依產品的價值向裝置業者收取授權費。此時母公司軟銀集團希望安謀提高營收與獲利,以利今年在紐約上市前吸引投資人。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根據多位產業主管和前員工的說法,安謀計劃停止基於晶片的價格向晶片業者收取自家晶片設計的授權費,而是改為基於裝置產品的價值,向裝置的製造商收取費用。

這代表,安謀每賣出一次晶片設計賺取到的費用會比原先高幾倍,原因是智慧手機平均比一塊晶片貴上許多。目前,市面上逾95%的智慧手機都採用安謀的半導體設計架構。

如此的調整會是安謀數十年來最大的商業策略調整。一位去年離開安謀的高級員工表示:「安謀正向客戶表示,『我們想要對廣泛的同樣產品收取更多錢』。軟銀此舉的目的,是要測試安謀獨占市場的價值。」

軟銀計劃在安謀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後保留多數股權,並計劃開始推動安謀最快在明年初改變收費方式,但客戶迄今不願接受新的安排。

多位消息人士透露,聯發科、中國大陸晶片生產商紫光展銳、高通,以及包括小米和Oppo在內多家大陸智慧手機製造業者都已被通知安謀擬議中的定價政策調整。

安謀會把自家設計授權給晶片業者,這些業者再產出晶片用於智慧手機、電腦與汽車。安謀會對含有其設計架構晶片收取授權費,並在每一塊晶片出貨時再度收費。

安謀在過去一年更積極推動現有授權模式漲價,尤其是對為智慧手機生產晶片的客戶。安謀去年下半年已與最大客戶陷入訴訟戰,指控高通未經其許可使用其智慧財產權。在反訴中,高通指控安謀已告知高通一家以上的客戶,它將停止對中央處理器(CPU)授權給所有晶片商,只會提供授權給裝置業者。

根據安謀將提出的新商業模式,授權費將根據行動裝置的「平均銷售價格」而非晶片的價格來計價。這樣的調整主要涉及安謀最重要的「Cortex-A」設計,這是開發智慧手機處理器的必備關鍵。

實際上,在電信設備市場中,根據裝置的價格來收取授權費是普遍做法,例如高通、諾基亞和愛立信都是如此,但在安謀例子中,爭議點是在實施不同的銷售模式很久之後,才要調整定價策略。

根據TechInsights分析師說法,目前,高通的智慧手機運算晶片平均價格約40美元,聯發科為17美元,紫光展銳為6美元;安謀對基於其設計架構的每一塊晶片收取其價格1%至2%的授權費。

相較下,2022年銷售的智慧手機平均價格為335美元。雖然安謀不太可能尋求收取每部手機1%至2%價格的授權費,但知情人士說,安謀會制定出一種新的計價方式,大幅提升整體獲利。

大陸一家智慧手機大廠的主管說:「授權金額將比現在安謀獲得的高出至少好幾倍。我們被告知,他們希望能從2024年開始進行這樣的調整。」

包括蘋果在內的一些安謀客戶同時既是晶片製造商,也是裝置製造商,而且已經與安謀簽有特殊的授權協議。知情人士說,蘋果沒有參與關於安謀改變商業模式的相關討論。

金融時報說,安謀、軟銀、高通、聯發科、紫光展銳、小米和Oppo都不願置評。

客戶 均價

延伸閱讀

晶片法案資助申請正式啟動 美國投資管道與稅法眉角解析

穎崴新廠6月中落成啟用 營運添動能

台積電5/4奈米晶片銷售額 預計今年增加1000億元新台幣

vivo於中國推出iQOO Z7系列手機 同步推出首發聯發科天璣6020處理器新機

相關新聞

打擊免稅商品轉賣牟利!日本政府考慮改革外國遊客免稅購物制度

共同社22日獨家引述知情人士說法報導,日本政府正在考慮徹底改革現行針對訪日遊客的免稅購物制度,以應對越來越多免稅商品以含...

Meta踩隱私紅線 歐盟天價開鍘 罰13億美元

Meta Platforms因向美國發送歐盟的用戶資訊,遭歐盟隱私監管機關處以12億歐元(13億美元)的罰款,刷新歐盟隱...

繼輝能後特斯拉也要赴法國設廠?馬克宏將會馬斯克

法國總統馬克宏15日將在凡爾賽宮對約200位企業領袖發表演說,設法展現他吸引外國投資的能力,他也將在會議場邊會晤特斯拉(...

遭美證交會指控後 加密貨幣平台Bittrex聲請破產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指控Bittrex Inc.經營未註冊的證券交易所3週後,這家加密貨幣交易平台今天聲請破產保...

美股早盤小跌 投資人等待周三通膨數據

美股8日早盤小跌,投資人等著檢驗周三(10日)公布的通膨數據,看看聯準會(Fed)的抑制物價努力是否真的奏效。地區銀行股...

英國阻擋、索尼作梗:微軟收購暴雪未來難料?

微軟今年在AI得意,在遊戲業卻吃鱉?該公司布局收購歐美最有價值遊戲公司動視暴雪年餘,最近不幸碰到鐵板。4月26日英國競爭及市場管理局(CMA)成為首個以反托拉斯為由阻止這項併購案的監管機關。微軟如何力拚上訴?收購案在其他國家還會如何發展?為何還有企業勁敵索尼從中作梗?帶你一次釐清。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