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小學舉辦10至12天海外暑假旅遊 家長愣「團費8萬1」給去嗎?

獨/美國台積村又遭闖入 工程師車窗慘遭砸碎7人受害

瑞銀併瑞信 金融危機暫解

瑞銀集團以30億瑞郎(約32億美元)收購瑞士信貸,儘管瑞銀CEO表示能因應瑞信帶來的風險,20日仍在瑞士股市早盤暴跌。路透
瑞銀集團以30億瑞郎(約32億美元)收購瑞士信貸,儘管瑞銀CEO表示能因應瑞信帶來的風險,20日仍在瑞士股市早盤暴跌。路透

瑞士政府撮合下,瑞銀集團(UBS Group)十九日宣布同意收購瑞士信貸集團(Credit Suisse Group),暫時化解瑞信事件引發的信心危機,避免全球金融市場的骨牌效應。

瑞士央行總裁尤丹表示,「鑒於瑞信是一家具有系統重要性的銀行,我們必須迅速採取行動,盡快找到解決辦法」。瑞銀是以卅億瑞郎(約台幣九九一億元)全股票交易的方式,完成瑞士第一大銀行併購第二大銀行的歷史性交易,瑞銀相當於每股只付出瑞信在二○○七年全盛時期百分之一的代價。

為了促成這樁併購案,瑞士央行將向瑞銀提供一千億瑞郎的流動性支援,同時政府為瑞銀接管的資產的潛在損失提供九十億瑞郎的擔保。瑞士金融監管機構Finma表示,價值約一六○億瑞郎的瑞信「額外一級資本債」(AT1)將全被註銷,導致債券變成一文不值的壁紙。

瑞士當局力促瑞銀併購瑞信,解決了暫時的金融危機,但將瑞信AT1債券註銷的附帶條件卻製造了另一個問題。因為面臨虧損時,股東會首當其衝、再來才是AT1債券持有人,瑞士當局的做法重擊AT1市場,並且引發市場對其他銀行的AT1債前景的疑慮。

包括匯豐控股、香港東亞銀行、泰國第四大銀行開泰銀行、星展集團等銀行昨天的AT1債券都受到拖累,債券價格紛紛走跌。

安聯集團首席經濟顧問伊爾艾朗說,瑞銀收購瑞信並非最佳解方,但和國有化或關閉銀行相比,卻是最合理、能夠推動的選項。

為因應金融業風波不斷,美國聯準會十九日和加拿大、英國、日本、歐洲和瑞士央行共同宣布,廿日起提高美元換匯的流動性,平息席捲全球銀行業的金融動盪。在多國央行協調以緩和與日俱增的金融體系壓力後,央行觀察家與交易員認為,聯準會在台北時間廿三日決議暫停升息的機率正在上升。

而在瑞信倒閉危機暫解之際,美國聯邦存保公司(FDIC)十九日宣布,已倒閉的Signature Bank的存款和部分貸款由紐約社區銀行旗下的Flagstar Bank接手。

不過,另一家爆發財務危機的第一共和銀行仍前途未卜,信評機構標普二度下調第一共和銀的信用評級至B+,穆迪也將對該銀行的信評降至垃圾級。美國監管機構則擔心過早採取過多舉措,可能嚇跑第一共和銀的潛在買家。

瑞士 美國 大銀行

延伸閱讀

瑞信大金主變大苦主 沙烏地國家銀行虧逾10億美元

瑞銀集團32.5億美元收購瑞信 要點一次看

瑞信AT1債券「變壁紙」 大型公股行庫清查結果出爐

瑞銀收購瑞士信貸:金融暗雲...止血阻擋下一個「雷曼時刻」?

相關新聞

打擊免稅商品轉賣牟利!日本政府考慮改革外國遊客免稅購物制度

共同社22日獨家引述知情人士說法報導,日本政府正在考慮徹底改革現行針對訪日遊客的免稅購物制度,以應對越來越多免稅商品以含...

Meta踩隱私紅線 歐盟天價開鍘 罰13億美元

Meta Platforms因向美國發送歐盟的用戶資訊,遭歐盟隱私監管機關處以12億歐元(13億美元)的罰款,刷新歐盟隱...

繼輝能後特斯拉也要赴法國設廠?馬克宏將會馬斯克

法國總統馬克宏15日將在凡爾賽宮對約200位企業領袖發表演說,設法展現他吸引外國投資的能力,他也將在會議場邊會晤特斯拉(...

遭美證交會指控後 加密貨幣平台Bittrex聲請破產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指控Bittrex Inc.經營未註冊的證券交易所3週後,這家加密貨幣交易平台今天聲請破產保...

美股早盤小跌 投資人等待周三通膨數據

美股8日早盤小跌,投資人等著檢驗周三(10日)公布的通膨數據,看看聯準會(Fed)的抑制物價努力是否真的奏效。地區銀行股...

英國阻擋、索尼作梗:微軟收購暴雪未來難料?

微軟今年在AI得意,在遊戲業卻吃鱉?該公司布局收購歐美最有價值遊戲公司動視暴雪年餘,最近不幸碰到鐵板。4月26日英國競爭及市場管理局(CMA)成為首個以反托拉斯為由阻止這項併購案的監管機關。微軟如何力拚上訴?收購案在其他國家還會如何發展?為何還有企業勁敵索尼從中作梗?帶你一次釐清。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