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歐盟將限制來自中國的綠色科技進口

歐盟執委會將在16日公布一項計畫,要限制來自中國大陸的綠色科技進口。美聯社
歐盟執委會將在16日公布一項計畫,要限制來自中國大陸的綠色科技進口。美聯社

英國金融時報(FT)報導,歐盟執委會將在16日公布一項計畫,要限制來自中國大陸的綠色科技進口,對採用中國大陸產品的公共合約投標業者降級,買主也更難取得補貼,以更積極處理中國大陸主宰太陽能面板和熱幫浦等產品供應的問題。

FT引述「淨零碳排產業法」草案指出,有投標政府採購合約的業者,若使用的產品為來自在歐盟市占率超過65%的單一國家,將被降級。類似規範也將適用於補貼消費者購買的所有政府計畫,知情人士說,「中國就是典型範例」。

草案形容,分散供應是評估投標的重要環節。這項草案也將評估投標者的環境永續性,而這可能不利中國大陸產品。草案指出,中國大陸在太陽能面板部分零組件的市占率超過九成,也可能擴大對渦輪生產和電動車等其他供應鏈的掌控。

草案警告,在風力渦輪和熱幫浦等歐盟仍居強勢的產業,「我們的貿易收支日漸惡化」,因歐洲製造商的能源與輸入成本持續增加。歐盟希望透過干預市場,在2030年前提高歐盟的綠色科技生產占比到40%,扭轉這個趨勢。

不過,知情人士說,歐盟執委會對修改公共採購規則的建議,可能違反國際法規,因為世界貿易組織(WTO)禁止歧視性的政策,「符合我們的WTO義務、我們政府採購協議義務,很重要」,必須確保不會形成「某種綠色保護主義,我們也不想讓民間和政府的綠能轉型變得更貴」。

報導指出,在歐盟執委會內部討論後,仍可能先調整草案內容再發布。在俄烏戰爭讓歐盟察覺太過仰賴俄羅斯天然氣後,歐盟已坦承對中國大陸乾淨科技的依賴也不遑多讓,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已呼籲歐盟,「降低」對中國大陸的「曝險」,尋求減少對中國大陸製造品的依賴,也更靠攏美國對中共政權的嚴格立場。

歐盟執委會也將尋求提振還在萌芽階段的碳捕捉技術,將要求大型石油天然氣鑽探業者承諾,在2030年前每年貯存5,000萬噸的二氧化碳,每家公司都將被設定個別目標。非政府組織Clean Air Task Force政策主管波諾特形容,這些目標是「全球首創」。

歐盟執委會16日也將發表另一項針對重要礦物材料的提議,要促成境內業者用綠色科技開採鋰與其他礦物,將推出更嚴苛的環境措施,以限制進口,文件的最終版本仍待敲定。

在歐盟執委會發布提案後,須經歐洲議會和成員國國會同意,這個過程最常要花上兩年。

WTO官員透露,中國大陸15日要求,執行嚴格環境貿易措施的歐洲國家,都要提交書面報告給WTO,供WTO成員國討論這些措施的法律基礎、對貿易的影響、是否符合國際規範、以及對開發中國家的可能衝擊,一開始將先瞄準歐盟的碳邊境稅。

歐盟 WTO

延伸閱讀

我的家庭真可愛? 社福法草案這條遭批活在上個世紀

媒體分潤機制進入立法程序 綠委提案最快周五付委審查

深化台德司法交流 德國檢察長、法學教授來訪法務部

大戶費率遭批調幅不足 環保署:已較原費率調高近4成

相關新聞

打擊免稅商品轉賣牟利!日本政府考慮改革外國遊客免稅購物制度

共同社22日獨家引述知情人士說法報導,日本政府正在考慮徹底改革現行針對訪日遊客的免稅購物制度,以應對越來越多免稅商品以含...

Meta踩隱私紅線 歐盟天價開鍘 罰13億美元

Meta Platforms因向美國發送歐盟的用戶資訊,遭歐盟隱私監管機關處以12億歐元(13億美元)的罰款,刷新歐盟隱...

繼輝能後特斯拉也要赴法國設廠?馬克宏將會馬斯克

法國總統馬克宏15日將在凡爾賽宮對約200位企業領袖發表演說,設法展現他吸引外國投資的能力,他也將在會議場邊會晤特斯拉(...

遭美證交會指控後 加密貨幣平台Bittrex聲請破產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指控Bittrex Inc.經營未註冊的證券交易所3週後,這家加密貨幣交易平台今天聲請破產保...

美股早盤小跌 投資人等待周三通膨數據

美股8日早盤小跌,投資人等著檢驗周三(10日)公布的通膨數據,看看聯準會(Fed)的抑制物價努力是否真的奏效。地區銀行股...

英國阻擋、索尼作梗:微軟收購暴雪未來難料?

微軟今年在AI得意,在遊戲業卻吃鱉?該公司布局收購歐美最有價值遊戲公司動視暴雪年餘,最近不幸碰到鐵板。4月26日英國競爭及市場管理局(CMA)成為首個以反托拉斯為由阻止這項併購案的監管機關。微軟如何力拚上訴?收購案在其他國家還會如何發展?為何還有企業勁敵索尼從中作梗?帶你一次釐清。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