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不能輸中國 晶片業者要求放寬環評

商務部公布總額390億元晶片法施行細則,半導體業者遊說團體則向拜登政府施壓,要求放寬環保評估,不然就有把半導體供應鏈拱手讓給中國之虞。
Politico政治網站27日報導,晶片業者華府的喉舌「半導體產業公會」(Semiconductor Industry Association, SIA)向商務部力爭,業者蓋新廠時,一條重大環保法律要取得「斷然豁免權」;業界說客指出,依晶片法已準備好百十億元要投資,但法律裡的環境評估要求,恐讓國內晶片生產延誤好些年。
SIA在此前未報導的公開說帖警告說,未能給業者豁免權,恐「重大延誤晶片法資金的分撥,拖累廠房興建與營運」,故敦促商務部用行政權「加速、順暢環境評估到最大限度」。
晶片業的敦促,彰顯拜登總統打算在國內重建高科技生產,又想加強環保,兩者間實有緊張。白宮追求與中國進行科技競賽要取得優勢,但拜登最近撤消川普時代的法規,解除聯邦官署執行環境評估束手束腳的窘態,聯邦資助的晶片法卻與此有所衝突。
商務部晶片法專案辦公室發言人對此不予置評。
引發爭執的是「國家環境政策法」(National Environmental Policy Act);這部存在數十年的法律對聯邦政府扮有重大角色的構工專案,設下額外的環境評估要求。包括公路興築業或其他基建承包商,很多業者對如何應付環保法經驗老到,但是對半導體業者倒是全新體驗,故希望能避免,主張任何建廠或營運延誤,都會對華府龐大的晶片計畫造成麻煩。
SIA與政府打交道的副總裁艾薩克斯(David Isaacs)表示,時間才是精髓。
全國最大遊說團體的美國商會(U.S. Chamber of Commerce)也敦促拜登政府讓晶片法專案取得豁免權,免走環評程序。商會強調,半導體業就經濟及國安扮演重大及戰略角色,另警告按國家環境政策法去做評估,會讓一些建設案「拖七年才批准」。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