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屏東明揚大火「 消防沒射水就爆」 急喊撤來不及跑就遇第二次大爆炸!

影/明揚大火遭爆料疑「血汗工廠」 網路曝黑歷史

蘋果加速產業鏈轉移 又一非大陸廠商打入iPad供應鏈

蘋果嚴重依賴中國大陸生產產品,但最近這已經成為一個問題。 圖/中國新聞社
蘋果嚴重依賴中國大陸生產產品,但最近這已經成為一個問題。 圖/中國新聞社

集微網報導,蘋果嚴重依賴中國大陸生產產品,但最近這已經成為一個問題。2022年4月上海疫情和10月鄭州疫情嚴重影響了蘋果產品的產能,甚至陷入斷鏈危機。為了減少對中國大陸的依賴,蘋果目前正在積極推動供應商多元化,業界也不斷有相關消息傳來。

加速供應鏈轉移的蛛絲馬跡

天風證券分析師、蘋果分析師郭明錤最新調查結果顯示,台灣廠商先進光電成為蘋果iPad新鏡頭供應商,與大立光合作以及出貨相機模組(CCM)為中長期新成長敺動。目前先進光僅為蘋果供應Mac鏡頭,預計該公司將從今年下半年開始出貨iPad鏡頭。

郭明錤認為展望中長期,先進光可能依循舜宇光學在Apple鏡頭供應鏈中的成長模式,從取得iPad訂單開始逐步增加供應比重,最後獲得iPhone訂單。

國外科技網站9to5Mac的巴西籍科技記者Filipe Espósito撰文稱,長期來看,蘋果有意通過增加對台灣供應鏈的訂單,降低對中國大陸供應鏈的依賴,且逐步地,蘋果正在將供應鏈產線轉移至中國大陸以外其他國家/地區。

2022年8月,日媒報導稱,蘋果正在就首次在越南生產Apple Watch和MacBook進行談判。接下來市場消息指出,蘋果已指定其最大供應商富士康最早將於明年5月左右開始在越南生產MacBook。

除了越南外,人口紅利、市場規模更大的印度似乎也是一個不錯的選項。去年10月,知情人士透露,蘋果要求供應商將部分AirPods和Beats耳機的生產轉移至印度,這是是蘋果首次提出此類要求。另外近期有消息稱,Jabil Inc.(捷普公司)的印度子公司已經開始將AirPods的塑料外殼運往中國大陸和越南,這兩國是蘋果無線耳機的主要組裝地。Counterpoint研究副總裁Neil Shah表示:製造外殼通常是全面生產AirPods的第一步。現在蘋果已經獲得了包括立訊精密在內的一些供應商的初步批準,他們顯然正在為最終產品建立供應鏈。

此前業內人士評論稱,在MacBook生產轉移後,蘋果所有旗艦產品在中國大陸以外基本上都增加了一個生產地,在印度生產iPhone、AirPods,在越南生產Macbook、Apple Watch和iPad。蘋果現在想要的是,所有產品的至少一部分在其他國家生產。

蘋果脫離中國大陸仍是未知數

2020財年,在蘋果公佈的供應商清單中,有96家中國供應商上榜,佔總供應商數的48%。截至2021財年,該份清單內中國大陸供應商的數量超過50家。另外據統計,超過95%的iPhone、AirPods、Mac和iPad是在中國大陸製造的,蘋果也從中國大陸賺取了約五分之一的收入——去年為740億美元。由此可見中國大陸對於蘋果的重要性。

供應鏈研究員Kevin O' Marah在《金融時報》上撰文詳細分析了蘋果是如何依賴中國大陸,並且在中國大陸市場實現了難以替代的供應鏈的標準化。

O' Marah了解到,蘋果並不是像通常所理解的那樣真正將生產外包給中國大陸。相反,他意識到蘋果正在開始建立一個如此復雜、深度和成本如此高的供應和製造業務,以至於該公司的命運已經以一種無法輕易解除的方式與中國大陸聯繫在一起。

在過去的十五年裡,蘋果一直將其頂尖的產品設計師和製造設計工程師派往中國大陸,將他們安排在供應商的工廠中,每次長達數月之久。蘋果還花費數十億美元購買定製機器來搆建其設備,開發其競爭對手甚至不知道的利基專業知識。

蘋果目前正承受著自投資者和美國政界人士的巨大壓力,要求他們與中國脫鉤並加速實施多元化戰略。25位供應鏈專家(包括9位前蘋果高管和工程師)的採訪表明,這家iPhone製造商幾乎沒有可行的出路,短期內也沒有。

從另外一個角度看,蘋果目前中意的其它亞洲國家真的能擔此重任嗎?以印度為例,該國的優勢包括西方國家與中國大陸之間日益加劇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但專家警告稱,對於擁有14億人口的印度來說,改善低迷的製造業的持久收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新加坡國立大學國際貿易和投資的經濟學家Amitendu Palit也稱,莫迪政府需要證明印度是一個更便宜、更容易開展業務的地方,而不是簡單地依靠政治或安全因素來吸引公司。

Filipe Espósito也認為,蘋果不可能切斷對中國的完全依賴。

印度 越南

延伸閱讀

土耳其強震 印度將派搜救醫療團隊救災

蘋果增加對台灣供應鏈訂單 降低對大陸依賴

外媒:蘋果增加對台供應鏈訂單 降低對中國依賴

你用過哪牌平板?蘋果iPad、三星銷量差距曝光 這牌直接下跌近5成

相關新聞

美股指數連升二日 科技推升那指

隨著投資人在近期疲軟後買入科技股,美股收漲,開啟本周通膨數據吃重的一周。

全球金融市場 貨幣決策面臨關鍵48小時

全球金融市場本周將遭遇多國央行貨幣決策的「關鍵48小時」,美國、英國、日本等國央行都將陸續公布決策,美日預估將按兵不動,...

市場不甩通膨回溫 估本月Fed不升息機率逼近100%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FedWatch工具顯示,聯邦資金期貨交易員如今認為,聯準會(Fed)9月、11月和12月例會...

CPI稍熱!美股早盤開高震盪 台積電ADR漲0.6%

美股三大指數13日早盤開高震盪,美國最新公布的通膨數據雖略高於市場預期,但並未改變投資人對聯準會(Fed)將在本月政策會...

華為手機引反彈 美眾議員呼籲商務部全面停止向華為、中芯出口技術

美國眾議院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主席蓋拉格6日表示,中國通信設備巨頭華為上周推出新款旗艦機Mate 60 Pro,搭載中芯國...

承諾跳票!川普昔稱「世界第八大奇蹟」 富士康威州2廠房喊賣

鴻海旗下富士康2017年宣布在威斯康辛州打造LCD面板廠,創造1.3萬個就業機會,時任總統川普更稱其為「世界第八大奇蹟」...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