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論戰輪「滯脹」隊輸?克魯曼:「軟著陸」隊快贏了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克魯曼。圖/路透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克魯曼。圖/路透

2021年初,由美國前財政部長桑默斯(Larry Summers)領頭的一些經濟學家警告,拜登政府祭出龐大支出方案將推高通膨,當時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則淡化此風險,認為是運能不足等暫時性因素使然。結果,通膨一路扶搖直上,「暫時隊」(Team Transitory)認敗,「持久隊」(Team Persistent)贏了。

辯論話題隨後又轉向。高通膨既已發生,如何才能控制下來?經濟學家又分成兩隊,一邊姑且稱為「滯脹隊」(Team Stagflation),宣稱要重拾物價穩定,非得付出多年的痛苦和高失業率代價不可,也就是1970年代「停滯性通貨膨脹」(stagflation,簡稱「滯脹」)情況重現。這一派代表人物包括桑默斯,以及安聯集團首席經濟顧問伊爾艾朗(Mohamed El-Erian)。

另一邊,不妨稱之為「軟著陸隊」(Team Soft Landing),辯稱這回情況不一樣。經濟學家普遍認為,1980年代打通膨之所以非常困難,是因為當時高通膨已深植於預期中,以致企業相信通膨在可見的未來都將盤旋在10%的高點,並依此訂定價格和工資。然而,到2022年中,各項訪調結果和金融市場價格都顯示,民眾普遍預期通膨不久後就會降回正常水準。

換言之,克魯曼在紐約時報專欄指出,「軟著陸隊」這方認為,讓通膨降下來並不像當年那麼困難,也沒必要涉及失業率暴增。

這麼說,可有證據?首先,克魯曼出示一張依據美國消費者物價通膨官方數據繪製的圖表,呈現換算成年率的六個月通膨率走勢圖(折衷取六個月,因為月比數據雜訊多,而年比數據又落後太多,跟不上經濟的迅速變化)。圖中可見,官方通膨率在2022年中開始翻轉,從原先攀升轉為下降,而且降得比先前升得還快。值得注意的是,在通膨加速下滑的同時,美國失業率並未見到顯著上升,至少目前為止是如此。

克魯曼宣稱,這個好消息已導致經濟學家談論通膨現況時出現「角色大逆轉」:悲觀派宣稱通膨迅速滑落反映的是「暫時性」因素,而不是基礎通膨壓力降低。(持平而論,最近通膨數據下降,一部分確實是汽油價格下跌、二手車跌價等一次性事件造成)。

另一方面,最近通膨數據的一大因素,是官方居住類成本升幅甚大,而這主要反映租金率。但這項官方指標大約比新租戶支付的租金落後約一年—後者在2021-2022大增,但近幾個月來已轉跌。

綜合以上,據克魯曼研判,這種種不同的暫時性因素大致上可說互相抵消,而基礎通膨率(underlying inflation)確實已大幅降下來;通膨竄升或許尚未完全結束,但有充分理由相信美國能夠恢復物價穩定,且無需承受巨大的經濟痛苦。

美國勞工部勞動統計局(BLS)31日公布的聘雇成本指數(Employment Cost Index,ECI), 堪稱衡量工資壓力最佳的指標,也佐證克魯曼的看法。最新ECI顯示,整體工資和薪資換算成年率的升幅約4%,只比疫前水準高一點。這對「軟著陸隊」是好消息。

克魯曼的結論是,這場辯論還沒完,但他認為,美國經濟正接近讓「滯脹隊」面臨當初「暫時隊」陷入的窘境:承認自己誤判情勢,並設法找出原因。

美國六個月消費者物價通膨(年率)走勢圖。圖/取自紐時克魯曼專欄
美國六個月消費者物價通膨(年率)走勢圖。圖/取自紐時克魯曼專欄

通膨 美國

延伸閱讀

薪資被通膨吃掉?龔明鑫:基本工資應該「年年調」

盼加薪因應通膨 英國教師和鐵路員工大罷工

外銷訂單冷 恐陷連五黑

IMF上調全球經濟成長

相關新聞

美股指數連升二日 科技推升那指

隨著投資人在近期疲軟後買入科技股,美股收漲,開啟本周通膨數據吃重的一周。

華為「突圍」對美中晶片戰有何影響?分析師:華盛頓受到了一點驚嚇

華為的這一款新手機中採用的晶片,涉及美國希望通過制裁阻止中國獲得的技術。美中之間的晶片戰因而再度升溫...

全球金融市場 貨幣決策面臨關鍵48小時

全球金融市場本周將遭遇多國央行貨幣決策的「關鍵48小時」,美國、英國、日本等國央行都將陸續公布決策,美日預估將按兵不動,...

市場不甩通膨回溫 估本月Fed不升息機率逼近100%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FedWatch工具顯示,聯邦資金期貨交易員如今認為,聯準會(Fed)9月、11月和12月例會...

CPI稍熱!美股早盤開高震盪 台積電ADR漲0.6%

美股三大指數13日早盤開高震盪,美國最新公布的通膨數據雖略高於市場預期,但並未改變投資人對聯準會(Fed)將在本月政策會...

華為手機引反彈 美眾議員呼籲商務部全面停止向華為、中芯出口技術

美國眾議院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主席蓋拉格6日表示,中國通信設備巨頭華為上周推出新款旗艦機Mate 60 Pro,搭載中芯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