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1月出口重挫16.6% 創新高貿易逆差要平衡得靠大陸

南韓1月出口連四月衰減,導致貿易逆差出現歷史新高,反映全球半導體需求惡化,能源價格仍居高不下。
韓國貿易部周三公布,1月出口下降16.6%,不如經濟學家原估11.1%的減幅。進口下降2.6%,貿易逆差達到127億美元,將近上個月的三倍。
海外出口疲軟,是上季南韓經濟按季比萎縮的主要原因。隨著全球消費放緩,這種情況可能會持續數月。
韓國出口是全球貿易的風向球。南韓生產的主要產品涉及多條供應鏈,如晶片、顯示器和成品油等,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記憶晶片和智慧手機製造商的所在地。而出口大幅滑落,已波及這些產業。
南韓企劃財政部部長秋慶鎬發布新聞稿說,中國大陸景氣走下坡,半導體價格下跌,是南韓貿易受創的主要原因,能源進口成本增加,更是雪上加霜。半導體1月出口重摔44.5%。
秋慶鎬將出口數據不佳歸咎於中國大陸放春節長假等一時性因素,大陸重新開放的幫助下,南韓的貿易收支可望逐漸改善,政府將集中所有可用的政策資源來振興出口。
HI 投證經濟研究員 Park Sang-hyun 說:「南韓和中國長假可能影響了單月表現,中國重新開放並結束休假會有幫助,不過需要一段時間。」
惠譽發布報告說,全球今年需求可能持續低迷,家庭債務、財政緊縮,舉債成本升高,可能限縮南韓國內復甦。惠譽預測南韓今年經濟成長率為1.5%,低於南韓央行預測的1.7%。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