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天際53年…「空中巨無霸」謝幕 波音747交付最後1架客機

波音(Boeing)747型客機享有「巨無霸客機」的美譽,歷經53年風華歲月,「空中女王」將被效能更高的雙引擎噴氣客機取代,最後一架商用波音巨無霸客機訂31日交付貨運業者「亞特拉斯航空」(Atlas Air)。
747客機在1960年代後期設計而成,座位比當時的客機增加一倍以上,達350到400個座位,不僅滿足大量的旅行需求,也成為全球首架雙通道的廣體噴射客機,其機鼻和上層座艙空間則成了世上最豪華的雲端俱樂部。
「在陸上宏偉 在天上靈敏」
波音747在諸多全球事務中留下足跡,象徵戰爭與和平,如美國的空中指揮所「世界末日飛機」(Doomsday Plane),以及天主教宗出訪用的包機「牧羊人一號」(Shepherd One);不久前交付的兩架747客機正在裝潢,以取代美國總統專機「空軍一號」。
英國重金屬樂團「鐵娘子」(Iron Maiden)2016年以波音747客機Ed Force One當作巡演專機,具有機師駕照的樂團主唱狄金森(Bruce Dickinson)親自駕機,他說:「在陸上,它高貴且氣勢宏偉;在天上,它很靈敏。」
載客量大 滿足大眾市場
航空歷史學者金斯利-瓊斯(Max Kingsley-Jones)說:「(波音747客機)是為民服務的飛機,真正具備成為大眾市場的能力,且在此產業各方面都具變革性。」
波音747的誕生成為航空神話的素材,也改變了航空旅行的面貌。
法荷航空集團(Air France-KLM)執行長史密斯(Ben Smith)說:「這是帶領美國中產階級進入飛航領域的飛機,在747之前,一般家庭無法負擔從美國飛往歐洲的機票。」
泛美航空(Pan Am)創辦人特里普(Juan Trippe)試圖透過增加座位數來降低成本,他在一次釣魚旅行中,向當時的波音總裁艾倫(William Allen)下戰帖,要求他打造讓707相形見絀的機種。
艾倫把這項任務交給傳奇工程師薩特(Joe Sutter)負責,團隊花了28個月時間便達成任務,並在1969年2月9日首航。
747看似搖錢樹,但早期問題重重,10億美元的開發成本讓波音幾乎破產;歷經1970年代石油危機,飛航產業的全盛時期在1989年到來,當時波音推出配備新引擎和更輕材料的747-400客機,符合日益增長的跨太平洋航班需求。
狄金森形容,「747是最漂亮且好操控降落的客機,就像讓扶手椅落地一樣。」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