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教育如何因應AI世代? 簡立峰:該拋棄課本和標準答案

掌權7年內部養出多少爛人? 知名導演問民進黨:有要處理嗎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將「取消頭等艙」 卡達航空CEO:商務艙可滿足需求

巴西總統拋「南共市」與中國簽自貿協定

巴西新任總統魯拉表示,探索南共市與中國之間的自貿協議「是可能的」。歐新社資料照
巴西新任總統魯拉表示,探索南共市與中國之間的自貿協議「是可能的」。歐新社資料照

巴西新任總統魯拉(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日前到訪烏拉圭時提議,南方共同市場(Mercosur,南共市)可作為一個整體與中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

觀察者網引述美國《外交政策》雜誌網站27日的報導,南共市是拉美地區重要的區域性經濟合作組織,被認為是世界第五大經濟集團,其成員國包括阿根廷、巴西、巴拉圭、烏拉圭和委內瑞拉(因國內局勢現被暫停成員國資格)。此前,渴望盡快貿易開放的烏拉圭,一直在推進與中國單獨簽署自貿協定。部分南共市國家憂慮這或影響其關稅同盟,對此持保留意見。

魯拉表示,探索南共市與中國之間的自貿協議「是可能的」,但在此之前應先解決懸而未決已久的南共市-歐盟自貿協定。

「讓我們加緊談判,確定這項(與歐盟的)協議,這樣我們就可以討論中國和南共市之間可能的協議。」他強調,中國是巴西最大的貿易夥伴,而且巴西對中國有很大的貿易順差,但他仍希望南共市能作為整體,「坐下來與我們的中國朋友討論南共市-中國的協議」。

歐盟與南共市歷經20年艱難談判,於2019年6月達成自貿協定。但協定此後一直處於法律審查狀態,許多細節並未得以明確。審查原計劃在2020年上半年結束,但巴西環境問題使法國、奧地利、荷蘭等國持疑,從而導致協定被「雪藏」。愛爾蘭、荷蘭、比利時、法國等擔憂協定可能會造成南美農產品與本國農產品的競爭,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審查的停滯。

巴西《聖保羅頁報》稱,烏拉圭總統拉卡耶(Luis LacallePou)認為,南共市在與新市場達成協議方面的遲緩,阻礙了其成員國獲得貿易機會,而烏拉圭「需要向世界開放」。拉卡耶自2021年起一直在推進中烏自貿協定談判,讓烏拉圭成為南共市與中國的「門戶」,兩國去年7月順利完成了協定的聯合可行性研究。此外,拉卡耶上月證實烏拉圭已正式提出申請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

據拉卡耶稱,烏拉圭、巴西將與南共市組織內的其他國家共同建立一個技術小組,以討論其「與中國的關係真正想要什麼、需要什麼」。魯拉也表示,有必要在技術人員、部長、國家首腦層面依次舉行談判,以便談判信息的更新。

此外,據新華社,巴基斯坦鐵路公司27日舉行儀式,宣布將2022年從中國進口的鐵路客車,編入綠線特快列車組,正式投入載客運營。

巴基斯坦總理夏巴茲出席儀式並致辭表示,中國向巴基斯坦出口了具有諸多新功能、非常先進的鐵路客車。這些客車投入運營後將提升巴基斯坦鐵路形象,讓乘客享受舒適快捷的旅行,有助於吸引更多乘客選擇鐵路出行。

巴基斯坦總理夏巴茲(前)27日視察從中國進口的鐵路客車。(新華社)
巴基斯坦總理夏巴茲(前)27日視察從中國進口的鐵路客車。(新華社)

巴西 烏拉圭 巴基斯坦 歐盟

延伸閱讀

蕭茲訪南美3國尋求貿易契機 盼減少依賴中國

讓巴西重返世界舞台 魯拉上任後火速展開海外行

軍隊竟幫暴徒打開總統府大門!巴西總統:叛徒在我們之中

混沌的黃衣之王:巴西國會暴動事件,與「被政治綁架的球衣」

相關新聞

台美貿易倡議 簽署首批協定

台美一日上午十點(台灣時間一日晚上十點)於美國在台協會(AIT)華府總部正式簽署「台美廿一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定,雙方代...

打擊免稅商品轉賣牟利!日本政府考慮改革外國遊客免稅購物制度

共同社22日獨家引述知情人士說法報導,日本政府正在考慮徹底改革現行針對訪日遊客的免稅購物制度,以應對越來越多免稅商品以含...

Meta踩隱私紅線 歐盟天價開鍘 罰13億美元

Meta Platforms因向美國發送歐盟的用戶資訊,遭歐盟隱私監管機關處以12億歐元(13億美元)的罰款,刷新歐盟隱...

繼輝能後特斯拉也要赴法國設廠?馬克宏將會馬斯克

法國總統馬克宏15日將在凡爾賽宮對約200位企業領袖發表演說,設法展現他吸引外國投資的能力,他也將在會議場邊會晤特斯拉(...

遭美證交會指控後 加密貨幣平台Bittrex聲請破產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指控Bittrex Inc.經營未註冊的證券交易所3週後,這家加密貨幣交易平台今天聲請破產保...

美股早盤小跌 投資人等待周三通膨數據

美股8日早盤小跌,投資人等著檢驗周三(10日)公布的通膨數據,看看聯準會(Fed)的抑制物價努力是否真的奏效。地區銀行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