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國際瞭望/晶片製造商營收 有壓
2023年的全球經濟不景氣,可能使終端市場的疲軟範圍擴至消費者裝置之外,從而使晶片製造商的營收和每股盈餘(EPS)預估遭下修。
彭博資訊分析師指出,當前的半導體景氣下行循環期間,可能比2018~2019年的庫存修正三到四季還長,因為一些代工廠在新冠疫情期間已面臨重複下單的問題,如今個人電腦(PC)和智慧手機銷售趨緩,可能加劇困境,整合元件製造(IDM)的利潤可能遭受更大的壓力,因為沒有自家晶圓廠,對先進製程曝險又低。
由於經濟憂慮居高不下,消費者可能延後換機與採購非消費必需品,導致代工廠客戶的庫存修正拉長,美中緊張又可能迫使晶片製造商流失來自中國大陸的營收,晶片業景氣大幅復甦的可能性已降低。
消費者PC晶片需求已攀峰,今年可能依然面臨壓力。多數晶片的供應需求平衡已大致恢復,隨著消費者進一步縮減非必要支出,代工業的庫存減速可能放慢,蘋果在自家產品使用自行設計的晶片,可能持續對晶片製造商造成壓力,特別是英特爾的PC業務。
此外,全球轉向數位轉型、電動車、5G聯網和AI的趨勢,可能不足以延續半導體業在2020~2021年的高二位數百分比成長率,當前這波下行循環也可能蔓延到汽車和工業、以及規模更大的PC和智慧手機市場。多數超大客戶雲端供應商的資本支出已經持續高於歷史平均值,但在一些大型科技業者裁員之際,這可能減緩。
不過,處理公有雲人工智慧(AI)運算的先進製程節點晶片需求可望不墜,這也是輝達和超微在景氣下行循環表現相對強勢的關鍵。資料中心晶片的平均售價漲幅可能高於消費者裝置的晶片,就算晶片景氣下行周期拉長也是如此。
另一方面,在地化與多元化晶片供應鏈、以降低對東亞晶片製造和代工依賴的壓力,也連帶降低了先進邏輯晶片的風險。缺乏晶片製造廠的晶片設計業者,都正把代工產能擴張到不受中國大陸影響的東亞以外地區,可望嘉惠英特爾的系統晶片代工業務,但台積電的規模太大,近期難有業者能取代。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