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來最差 油價開年首周跌8%

國際油價上周五(6日)漲跌互見,今年第一周則大跌,兩大原油指標周線均跌逾8%,雙雙改寫2016年來最差開年紀錄;其他能源價格跌得更重,因市場先前憂心忡忡的天氣寒冷、供給短缺等問題並未成真,而經濟衰退的疑慮又讓需求持續壟罩不確定性。
根據彭博資訊的報價,布蘭特原油3月期貨6日下跌0.2%,報每桶78.57美元,紐約西德州原油2月期貨小漲0.1%,收在每桶73.77美元。不過,兩大原油指標周線分別重挫8.6%、8.1%,為2016年以來最差開局。
路孚特Eikon數據顯示,美國天然氣期貨今年首周更崩跌18%,寫下歷來最差開年紀錄,蒸餾油期貨同也重挫12%,為1991年來最差的1月首周表現。蒸餾油消耗量通常因冬季需求而增加。
去年能源價格之所以上漲,主要是市場擔心歐洲難以過冬,因俄國減少燃料供給,加上石油輸出國組織與夥伴國(OPEC+)調降產量目標、美國蒸餾油庫存極低,也提高燃料出口受限的可能性。
事實證明這些擔憂都被誇大了,導致如今能源價格下跌。當前的歐洲天然氣庫存遠超以往季節性水準、沙烏地阿拉伯日前調降銷往亞洲的原油官訂售價,而且路透調查還發現,OPEC成員國上月產量意外增加。
美國、歐洲今年冬季的氣溫比往常來得更高,也削弱了用於取暖的天然氣和石油需求。
Again資本公司合夥人基爾達夫說,「部分2022年最大的擔憂從未發生」,儘管OPEC的閒置產能有限,但交易員看到蓋亞那、巴西、加拿大的額外供給。
此外,美國就業和製造業數據令人失望,以及中國大陸不斷攀升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令人擔憂全球經濟陷入衰退,進而削減燃料需求。這也導致原油合約的市場結構出現正價差,即近月期貨價格低於遠月期貨。
不過,避險基金操盤手安杜蘭德仍看好今年國際油價突破每桶140美元,前提是亞洲經濟體完全解封。高盛集團分析師則認為,目前尚不能判定能源價格能否快速回升,並預估今年布蘭特原油平均價格為每桶90美元,低於先前預測的110美元。高盛上周還預估,美國天然氣價格在第2、第3季將滑落到每百萬英熱單位4~4.2美元。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