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效應 美購物季消費飆升

時序進入年末,華爾街日報盤點美國今年物價上漲的情況,在通膨率竄上41年高點之際,美國許多產品的價格均上漲;同時,美國消費者今年的假期購物季支出增加,因為通膨迫使消費者支付更高的費用。
萬事達卡SpendingPulse的資料顯示,11月1日至12月24日間,美國不包括汽車在內的零售銷售比去年同期增加7.6%,但通膨很可能是假期支出成長的主因。美國商務部上周五公布,全美11月個人消費支出(PCE)物價指數年增5.5%。先前的黑色星期五買的人雖多,美國11月零售銷售仍然下滑。
萬事達經濟學研究所北美首席經濟學家梅爾在聲明中表示,「消費者和零售商在日益加劇的經濟壓力下展現韌性。」
根據SpendingPulse的資料,消費者分散支出,以應對更高的價格,並優先把支出用於外出用餐和網路購物。與去年同期相比,餐廳銷售成長15%以上;美國消費者對網購的偏好也升高,線上銷售較一年前增加10.6%,電子商務占整體零售額21.6%,高於2021年20.9%。
另外,美國勞工部追蹤的上百種產品和服務,雞蛋、麵粉等原料及機票、汽油等產品或服務的價格都大漲,平面電視和運動賽事門票是少數變便宜的項目。
今年物價上漲情況不均的原因,包括俄烏戰事引發的制裁措施推升能源、食品等大宗商品價格,此外,民眾回歸正常生活,導致服務業需求大增,造成勞工供不應求,也帶動薪資上揚。
今年食品百貨侵蝕掉消費者預算的一大部分,這些食品產品的年比漲幅在8月達到13.5%,為1979年來最高,11月雜貨價格也年漲12%。
11月的雞蛋和人造奶油價格年比暴漲近50%,麵粉和烘培組合漲24.9%,漲幅在勞工部追蹤的項目中名列前段班,提高烤蛋糕的成本。
今年來漲價格最多的品項,也和實務有關:學校餐廳。學校餐廳的價格過去一年來狂漲超過兩倍,因為許多學校在新冠疫情期間免費供應午餐後,也開始收費。
此外,消費者在餐廳內用的餐點價近幾個月來也年漲約9%,11月機票價格年漲36%,購車、車輛維修及加油等領域的成本也勁增。
不過,電視價格11月跌幅達17%。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