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摩下修iPhone本季出貨預估 認為需求延後出現

摩根士丹利(大摩)再度下調iPhone本季出貨量預期,但維持下季出貨量不變。市場關注焦點已從iPhone出貨量轉至需求變動的情況,對此大摩認為本季減少的需求只是延後出現,而非消失,使蘋果有機會複製疫情爆發初期的情況。
大摩分析師伍德林(Erik Woodring)現在預期,蘋果截至12月的一季將出貨7,550萬支iPhone,較先前預測下調300萬支。這是自蘋果11月示警防疫封控措施會波及鄭州廠營運後,他第二度調降本季iPhone出貨預估。
根據FactSet,華爾街各家銀行目前對本季iPhone出貨量預估,平均落在8,200萬支,意味著未來可能會有更多分析師下調出貨預估。有的分析師如今對本季iPhone出貨預估,與初估相比足足少了1,000萬~2,000萬支。
伍德林的報告也展現保守的一面,他仍維持截至明年3月的下季iPhone出貨量在5,650萬支不變,略低於華爾街共識的5,800萬支。他認為,需求比較可能是延後,而非消失,但他也說,考量到中國大陸生產情勢的不確定性,今天為了降低風險,調降更大幅度的出貨預估,是個審慎的決定。
伍德林現在預估,蘋果本季營收為1,203億美元,每股盈餘1.88美元,低於市場普遍預期的1,247億美元和每股 2.02美元。
伍德林表示,修正後的iPhone出貨量,是假定鄭州廠要到2023年初才能恢復全面生產,並且其他工廠無法實質抵銷鄭州12月下滑的產量。
伍德林在這份報告中說:「目前投資人都很清楚12月這季因iPhone供應短缺而受到挑戰,因此近期更重要的討論其實是12月失去的需求有多少是真的不見,有多少是延後。」
伍德林也說:「我們認為iPhone 14 Pro/Pro Max的需求依舊強勁,支持的觀點是12月這季失去的需求,更有可能是延後到3月出現,而不是被摧毀。目前的情勢感覺和2020年初非常相似,當時中國首次因疫情而停止生產iPhone。」
他指出,在那段期間,由於擔心供應短缺和iPhone需求被破壞,分析師下調截至3月的當季預估,蘋果股價一開始也因此表現欠佳,「但實際上,蘋果公布的財報最終超出市場預期,因為需求持續的比預期還久。我們認為如今可能是類似情況」。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