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亞州廠趕2024量產 台籍員工「吃苦耐勞」常加班

台積電到亞利桑納州(Arizona)設廠,許多台灣員工外派赴美工作,企業管理面臨台灣風格還是美國風格的抉擇。有內部員工透露,台籍工程師比較「吃苦耐勞」,一天工作12小時家常便飯。主管也偏向台灣管理風格,不過對美國本地招聘與台灣員工,會有區別對待。
在台灣有「護國神山」之稱的台積電,目前到美國設廠後,仍延續台灣的管理風格,因此在美國求職網站「glassdoor」的評價不佳,員工滿意度被評為三星(滿分五星);有留言表示,感受幾個月的美國職場文化後,發現台灣人工作真的很拚。
台、美籍員工待遇不同
消息人士透露,台籍工程師每周工作五天,但大多為配合台灣時間作業,上班是從周日下午至周五。雖然表面上工作時間是八小時,但開會、加班的情況很多,時常需每日工作10小時,甚至12小時輪班制,都是家常便飯。公司雖然會為加班員工安排員工餐,但長期在晚上吃宵夜,很怕身體吃出問題。
不過消息人士指出,台灣員工大多已經工作五到十年,深受台灣職場文化影響,比較「吃苦耐勞」,主管才敢如此對待他們。至於美籍員工,則工作、生活平衡較好,下班就是下班,部分不再理會工作的事情。
台積電員工現在的工作狀態比較拚,是因為要趕2024年底量產的計畫。西北華人浸信會目前有超過十個台積電或其協力廠商家庭常來做禮拜,牧師林志寰此前在英特爾擔任工程師超過14年。他表示,台積電目前的建廠模式,應該很類似過去英特爾,協力廠商或供應商多是在台灣新竹合作的老夥伴,大家比較有默契,因此僅僅一年多時間,台積電亞利桑納廠就能有如此高效率的進度。
若是英特爾建同等工廠 「可能要3年」
有知情人士指出,如果換成美國的包商,時間可能是原來的三倍。假設是英特爾建類似的工廠,要達到目前台積電的進度,可能需要三年。
林志寰透露,他能感覺到教會裡台積電員工平時的工作壓力確實較大,但他們能在去教會的過程中,得到精神上的紓解。「這些工程師,都是菁英中的菁英,他們有夢想與使命,不是為了錢。亞利桑納廠對他們來說,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有消息人士研判,台積電量產後,很可能仿照台灣模式,進行兩班(相當於一班工作12小時)或三班的徹夜不停生產。包括英特爾、鳳凰城內的醫療器械廠在內的許多公司,也採用這種模式,因此勞工法方面,應該不存在問題。
地產經紀Winston謝,也與部分台積電的工程師熟識。他表示,確實聽說他們加班挺嚴重,確實會擔心他們未來如何同時顧及工作與家庭。
北美洲台灣商會聯合總會前會長張聖儀則指出,台灣企業到美國,的確會面臨這種職場文化的適應問題,希望他們能夠盡快消除之間的差異,適應美國職場。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