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印度重大火車事故 至少50人喪生、500多人受傷

美債限擔憂緩解+就業報告強勁 道指狂飆逾700點、那指連漲6周

馬斯克腦機介面公司遭美調查 員工爆料粗濫做動物實驗

馬斯克旗下的腦機介面公司「Neuralink」面臨美國聯邦調查,原因是粗濫進行動物實驗,可能違反動物福祉。路透
馬斯克旗下的腦機介面公司「Neuralink」面臨美國聯邦調查,原因是粗濫進行動物實驗,可能違反動物福祉。路透

根據路透見到的文件與消息人士透露,馬斯克旗下的神經科技和腦機介面公司Neuralink正在接受美國聯邦調查,原因是可能違反動物福祉。Neuralink內部員工抱怨倉促進行動物試驗,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和死亡。

Neuralink正在開發一種大腦植入物,希望可協助癱瘓者再次行走並治療其他神經疾病。知情人士說,美國農業部的督察長是在近幾個月啟動這項聯邦調查,調查聚焦是否違反動物福利法(Animal Welfare Act),該法律規定研究人員應該如何對待與測試某些動物。

根據路透見到Neuralink的數十份文件,以及對20多位現任和前任員工的訪談,愈來愈多員工對於Neuralink進行的動物試驗感到不滿,包括抱怨執行長馬斯克施壓加速開發,導致實驗馬虎進行。這類失敗的測試必須重複進行,增加了被試驗和殺死的動物數量。該公司的文件包括沒有回報的訊息、錄音檔、電子郵件、簡報和報告。

馬斯克和其他Neuralink的主管沒有回應置評請求。

路透無法判斷上述聯邦調查的整體範圍,也無法判斷是否涉及在路透訪問員工時所指稱的動物試驗問題。美國農業部督察長發言人拒絕置評。美國法規不會具體規定企業在進行研究能使用多少動物數量,並且給予科學家很大的餘裕空間來決定何時以及如何使用動物實驗。

路透報導說,依據所見紀錄,整體而言,Neuralink在2018年展開實驗以來,已殺死約1,500隻動物,包括超過280頭羊、豬與猴子。消息人士說,這數據只是粗略估計,因為該公司沒有精準紀錄測試和殺死的動物數量。 Neuralink還使用老鼠進行研究。

動物死亡總數不必然代表Neuralink是違反規定或標準的研究程序,但Neuralink的現任和前任員工表示,死亡的動物數高於其所需,原因是馬斯克要求加快研究,而失敗的動物測試歸咎於在高壓環境下進行測試的員工準備不足。

員工舉例形容馬斯克給予的壓力。例如在今年稍早,馬斯克轉寄一篇新文章給員工,顯示瑞士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電子植入物,協助一名癱瘓人士再度行走。馬斯克在2月8日太平洋時間清晨6時37分傳訊息給員工說:「我們可以讓人們在生活中再次使用手與行走!」十分鐘後,馬斯克又寫信說:「整體來說,我們就是前進的不夠快。快把我逼瘋了!」

馬斯克 美國 種電

延伸閱讀

IG、臉書在台灣被用爛⋯推特怎紅不起來? 過來人怨「像活在楚門世界」

馬斯克:蘋果已恢復在Twitter投放廣告 亞馬遜傳撒1億美元跟進

影/發表超過五年終於交車了!馬斯克親自交付首輛Tesla Semi Truck純電卡車

驚!馬斯克喊話把晶片植入自身大腦 要展開人體實驗「讓失明者看得見」

相關新聞

韓版晶片法 挨批半調子

南韓國會在經歷好幾個月的爭論後,上周通過「韓版晶片法」(K-Chips Act),擴大對半導體和車用電池等主要戰略科技的...

台美貿易倡議 簽署首批協定

台美一日上午十點(台灣時間一日晚上十點)於美國在台協會(AIT)華府總部正式簽署「台美廿一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定,雙方代...

打擊免稅商品轉賣牟利!日本政府考慮改革外國遊客免稅購物制度

共同社22日獨家引述知情人士說法報導,日本政府正在考慮徹底改革現行針對訪日遊客的免稅購物制度,以應對越來越多免稅商品以含...

Meta踩隱私紅線 歐盟天價開鍘 罰13億美元

Meta Platforms因向美國發送歐盟的用戶資訊,遭歐盟隱私監管機關處以12億歐元(13億美元)的罰款,刷新歐盟隱...

繼輝能後特斯拉也要赴法國設廠?馬克宏將會馬斯克

法國總統馬克宏15日將在凡爾賽宮對約200位企業領袖發表演說,設法展現他吸引外國投資的能力,他也將在會議場邊會晤特斯拉(...

遭美證交會指控後 加密貨幣平台Bittrex聲請破產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指控Bittrex Inc.經營未註冊的證券交易所3週後,這家加密貨幣交易平台今天聲請破產保...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