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西方國家對俄油訂價格上限 效果莫衷一是

歐洲準備好對俄羅斯海運石油出手,訂定價格上限,儘管這是西方國家為懲罰俄國侵略烏克蘭而使出的最新殺招,但美國巴隆金融周刊(Barron's)2日報導,此舉已使部分石油交易商擔心,到頭來恐又一次導致全球原油價格上漲。然而,也有若干交易商研判,這可能產生反效果,造成油價進一步下跌。
前述預測主要從石油制裁的機制著眼,整體而言,相關制裁措施至今未能迫使伊朗、委內瑞拉和俄國等國的石油,從全球油市絕跡,僅令這類國家降價求售。買方為承擔與受國際制裁的政權交易,所帶來的風險,也會要求賣方打折。例如印度及中國近來已購入美國和歐洲拒之門外的俄油,但中印皆要求俄方給予多達75折的折扣。
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CIBC)私人財富管理分析師巴賓(Rebecca Babin)說,此刻全球共有兩成的石油受到制裁,這些油正以各種折扣進行交易。賣方之間將試圖削價競爭,以求順利脫手。在俄烏戰爭於2月爆發前,俄國每天運送約150萬桶原油到歐洲。
近10個月過去,如今銳減至60萬桶,其餘大多轉向亞洲。但在歐洲就海運俄油訂定每桶價格上限60美元(約台幣1852元)的措施於5日生效後,市場能否吞下這60萬桶急尋買主的俄油,尚在未定之天。如若不能,在俄油出售無門以及全球石油的總供給減少下,國際油價很可能會進一步上漲。也就是說,當需求增加、供給卻減少時,價格勢必上揚。
但巴賓也提到,中印之類的石油大買家,對俄油趨之若鶩的可能性,遠高於以較高價格購買做為全球基準的布侖特(Brent)原油(亦即對未受制裁的石油需求減少)。而隨著西方追加對俄制裁,恐會有更多買家跟隨中印腳步,擴大油價近期的跌幅。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