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晶片生產大國認為 高科技與中國大陸脫鉤勢不可免

共同社報導,基於對北京加速其軍事現代化步伐的憂心,東亞半導體供應鏈的主要參與者似乎認為,在涉及敏感技術的先進產業,勢必將與中國大陸脫鉤。
美國率先與台灣、韓國和日本建立「Chip 4」聯盟,以便在台灣和中國大陸發生緊急情況時加強經濟安全,因應可能出現的全球晶片緊縮。
日本曾是全球半導體產業領先者,但現在落後台灣和南韓等領先的晶片生產國,如今寄望於Rapidus製造和銷售2奈米晶片。這家公司是由豐田汽車、Sony等八家主要日企合資成立的新集團。
今年10月美國商務部公布了一份針對中國大陸晶片和超級運算產業的新出口管制清單。分析師說,此舉旨在限制北京採購和製造某些用於軍事應用的高階晶片能力。
儘管中國大陸生產了一些半導體,但其代工廠無法製造最先進的邏輯晶片。北京嚴重依賴台北取得其軍隊現代化所需的先進半導體,以及來自美國的軟體和工具。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表示,華盛頓已呼籲其盟友遵守美國的出口管制,以限制中國大陸獲得先進的半導體技術,並施行類似的限制。
台灣經濟部長王美花指出,這些限制僅影響用於超級運算和人工智慧等先進領域的特定晶片,而未影響範圍更大的消費電子晶片領域。她說,台灣的業者將遵守美國的出口管制。
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日本安全與防衛政策研究員富樫真理子表示,與中國大陸完全脫鉤的可能性不大,但會在某些涉及敏感技術的領域選擇性脫鉤。關西學院大學政策研究所教授井上一郎也說,考量到中國大陸經濟的規模,大多數經濟體很難完全與中國大陸斷絕關係。
富樫真理子說,建立一個完全自力更生的供應鏈成本非常高,而且在很多情況下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須將志同道合的國家納入這個圈子。
由美國主導的印度太平洋經濟架構( IPEF)已在實行富樫真理子的想法,該架構的目的是要在印太地區建立有韌性的供應鏈。由14個成員組成IPEF將於12月開始正式談判。這個組織包括日本、澳洲、南韓和印度在內,但未納入中國大陸。
雷蒙多日前受訪時說,如果美國不再能夠獲得目前在台灣生產的晶片,「那將是一個可怕的場景」。台灣生產世界上65%的半導體和近90%的先進晶片。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