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政府擬放寬外國人買土地規定 輿論強烈反彈
泰國內閣日前通過放寬外國人購買土地的規定,引起輿論強烈反彈,民眾和在野黨批評政府要「把泰國賣了」。不過這個提案未最後定案,總理帕拉育表示幕僚單位仍在收集各方意見。
為了吸引外國投資,泰國內閣在11月25日的內閣會議中通過內政部提案,放寬外國人可以在曼谷、芭達雅或是其他法律特別指名的區域買土地,面積最高可以達到1萊(0.16公頃)。按照原先的規定,外國人在泰國只能租賃土地且有一定年限,或是必須成立公司,透過公司購買土地。
不過提案一通過立刻引來在野黨強烈反彈,國會最大在野黨為泰黨(Pheu Thai) 批評這個提案是要「把泰國賣給出價最高的人」 。
為泰黨執政時期的前財長蘇查(SuchartThadadamrongvej)批評,這個方案會讓泰國人更窮,中產階級買不起房子和土地,他並舉緬甸、寮國和柬埔寨為例,指出泰國人甚至可能進不去外國人購買的土地園區中。
政治異議分子賈督彭(Jatuporn Prompan)和尼提彭(Nitithorn Lamlua)發起請願,要求政府撤回提案,並表示將會要求國家反貪污委員會調查這件事。
民眾的批評甚至上綱到愛國主義,民族報(The Nation)報導,一名透過社群媒體YouTube賣房子和土地的泰國網紅Boy Setthinakkharaj在他的頻道中表示,過去有不少人找他賣土地給外國人,但都被他拒絕,因為他覺得不能賣掉自己的國家,內閣會議通過的提案等於是「背叛了自己的祖國」 。
提案引起眾多關注後,總理府副發言人(Tipanan Sirichana)緹帕南解釋,這個方案是要嘉惠泰國人,並沒有要賣掉國家,能夠購買泰國土地的外國人必須是已經拿到長期居留簽證的4種族群,包括富有人士、富有退休人士、在泰國遠距工作的專業人士及高技術專業人士,且他們的收入和在泰投資金額有高額門檻規定。
由於這項提案還仍須刊登在政府公告上才能正式生效,總理帕拉育在1日親自面對各界質疑表示,外國人必須在泰國連續3年投資4000萬泰銖才能購買土地,這項法案目前仍由總理府的幕僚單位國務委員會(Council of State)檢視中,國務委員會將會持續收集各方意見。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