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無薪假燒進中科!二家工具機業通報212人放無薪假

非台大!泰晤士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 「這校」奪第24名台灣最佳

通膨飆升 明年免稅額調高7% 納稅人可望少繳稅

美國稅法訂有自動調節機制,受通膨增加的影響,國稅局宣布2023年聯邦所得稅的標準扣除額提高7%,讓納稅人可以少繳一點稅。(美聯社)
美國稅法訂有自動調節機制,受通膨增加的影響,國稅局宣布2023年聯邦所得稅的標準扣除額提高7%,讓納稅人可以少繳一點稅。(美聯社)

美國通膨居高不下,由於稅法訂有自動通膨調整機制,收入稅收級距(tax bracket,又稱稅收級別)門檻以及標準扣除額(standard deduction)將跟著調整,許多納稅人申報2023年聯邦所得稅(federal income tax)時,將可少繳一些錢給國稅局(IRS)。這波調整是從2023年所得稅算起,納稅民眾明年起到4月申報2022年所得稅時,還不會受到影響。

國稅局18日宣布,收入稅收級距、標準扣除額在2023年所得稅申報時將雙雙調高,個人年收入57萬8125元以上、夫妻合併收入69萬3750元以上的納稅人將適用所得稅最高稅率37%,年收入門檻根據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CPI)而增加,比今年報稅時的收入門檻大約提高了7%。

2023年所得稅所有稅收級距都依照通膨而調整大約7%:

•個人年收入1萬1000元以下、夫妻合併收入2萬2000元以下適用所得稅率10%

•個人年收入1萬1001元至4萬4725元之間、夫妻合併收入2萬2001元至8萬9450元之間適用所得稅率12%

•個人年收入至4萬4726元至9萬5375之間、夫妻合併收入8萬9451元至19萬750元之間適用所得稅率22%

•個人年收入9萬5376至18萬2100元之間、夫妻合併收入19萬751元至36萬4200元之間適用所得稅率24%

•個人年收入18萬2101元之間至23萬1250元之間、夫妻合併收入36萬4201元至46萬2500元之間適用所得稅率32%

•個人年收入23萬1251元至57萬8125元之間、夫妻合併收入46萬2501元至69萬3750元之間適用所得稅率35%

個人標準扣除額將調高為1萬3850元,夫妻合併報稅標準扣除額調為2萬7700元,創下1985年國稅局宣布採用年度自動通膨調整(annual automatic inflationary adjustments)機制以來的最大調幅。

具有節稅優點的醫療保險彈性消費帳戶(healthcare flexible spending account),最高存入金額將從目前的2850元在明年調高至3050元。

稅法當中某些規定與通貨膨脹有連動關係,避免高物價之際納稅人繳稅變重。從2023年1月開始,納稅人將可以看到薪資預扣所得稅(tax withholding)有所調整,勞工可以使用的金錢將略微增加。

可以幫助中低收入勞工與家庭獲得稅收減免的勞動所得稅收抵免(Earned Income Tax Credit,EITC),是聯邦政府的反貧窮重點措施之一,2023年最高退稅額將為7430元,較2022年的6935元提高。

全年贈與稅免稅額(annual gift tax exclusion)在2023年報稅時,將從目前的1萬6000元調高到1萬7000元。

每名納稅人的遺產稅與贈與稅終身豁免額將從目前的1206萬元調高至1292萬元。

相關新聞

韓版晶片法 挨批半調子

南韓國會在經歷好幾個月的爭論後,上周通過「韓版晶片法」(K-Chips Act),擴大對半導體和車用電池等主要戰略科技的...

打擊免稅商品轉賣牟利!日本政府考慮改革外國遊客免稅購物制度

共同社22日獨家引述知情人士說法報導,日本政府正在考慮徹底改革現行針對訪日遊客的免稅購物制度,以應對越來越多免稅商品以含...

Meta踩隱私紅線 歐盟天價開鍘 罰13億美元

Meta Platforms因向美國發送歐盟的用戶資訊,遭歐盟隱私監管機關處以12億歐元(13億美元)的罰款,刷新歐盟隱...

繼輝能後特斯拉也要赴法國設廠?馬克宏將會馬斯克

法國總統馬克宏15日將在凡爾賽宮對約200位企業領袖發表演說,設法展現他吸引外國投資的能力,他也將在會議場邊會晤特斯拉(...

遭美證交會指控後 加密貨幣平台Bittrex聲請破產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指控Bittrex Inc.經營未註冊的證券交易所3週後,這家加密貨幣交易平台今天聲請破產保...

美股早盤小跌 投資人等待周三通膨數據

美股8日早盤小跌,投資人等著檢驗周三(10日)公布的通膨數據,看看聯準會(Fed)的抑制物價努力是否真的奏效。地區銀行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