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黃曙光指有立委阻撓潛艦國造 馬文君:影射殺傷力最強

大西洋月刊:習近平續任 可能是美國的機會

美國「大西洋月刊」分析,習近平繼續統治中國有危險但也帶來機會,華盛頓若能確保緊張局勢不會升級為衝突,同時利用習近平的失誤來增強實力,美國將會獲得好處,並讓中國承受代價。

中共即將在10月16日舉行第20屆全國代表大會,各界關注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將展開第3任期後的國際政治情勢。

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9月26日刊文分析,中國最近10年以及未來的治理是一部不斷犯錯的紀錄,也許華盛頓應該感謝中共領導人堅持不下台,給予美國增加自身力量和盟友關係的機會,美應妥善管控美中關係危機,利用中國領導人的錯誤以厚植自身實力。

這篇文章指出,習近平在中共20大之後將繼續掌權,代表著未來5年超級大國依舊競爭,甚至是對抗;習近平要削弱美國在全球的影響力,但中國卻可能沒有做好實現這一目標的準備,習近平執政結果表明,是削弱了而不是強化了與美國競爭的地位,換言之,習近平統治中國的時間越長,中國的競爭力就越弱。

文章點出多年來常見各種炒作中國崛起的討論,人們卻忽略了中國在習近平的領導下,內外表現是多麼糟糕,例如經濟急劇放緩,而咄咄逼人的外交政策讓多數主要國家與其疏遠,並使亞洲鄰國感到恐懼。

文章認為,中國領導人過度擴權為華盛頓帶來部分幸運,美國在某些方面地位因此提高,例如中國與俄羅斯建立友誼,並認為俄羅斯總統蒲亭是中國追求削弱美國力量的盟友,但中國越公開敵視國際體系,美國的盟友就越強大,當前美國已經說服並提升與全球民主國家的關係,以對抗中國帶來的威脅。

美與日本、韓國、澳洲和紐西蘭等4個太平洋地區主要夥伴結盟就是一例,今年這4國領導人首次參加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峰會,討論中國威脅的問題,表明在歐亞洲的民主大國間建立更加一致的聯盟是有可能的。

文章除了指中國對外處境有利美國,中國內部情況也頻出亂象,特別是經濟領域。習近平於2012年開始執政時的經濟成長率為7.8%,但因COVID-19疫情,國際貨幣基金(IMF)預測今年僅有3.3%,雖然成長率不會一直保持在高速,但習近平的政策有可能使情況變得更糟。

文章並表示,中國領導人不信任自由市場改革,對民營公司強加監管,造成科技行業縮減規模和裁員,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疫情爆發後,房地產業低迷推升金融系統風險,爛尾樓問題擴大,更出現貸款戶拒付房貸潮以及鄭州取款難維權潮。

但習近平迄今卻還在推動極為嚴格的清零政策加重困境,主要城市和工業園區關閉,生產活動和商業活動喊停,隔離和失業的壓力讓中國國內的不滿情緒達到了一個異常高的水平。在北京,核酸檢測站已經成為被破壞的對象,有些被塗鴉寫上「不自由,毋寧死」。

文章分析,上述外交、經濟或社會問題都不會破壞習近平對第3個任期的追求,他需要國外的敵人來轉移國內失敗的問題,因此他的統治將轉向民族主義,預期北京在台灣等問題上的言詞將更加激烈,反美宣傳也會更不留情。

文章強調,對華盛頓來說,習近平的持續掌權帶來危險也帶來機會。正確的策略是確保緊張局勢不會升級為衝突,同時利用他的失誤來增強美國實力。這種做法涉及一種微妙的平衡,有戰爭的可能性,但如果華盛頓能夠很好地管理局勢,美國可從中獲得好處,並讓中國承受代價。

習近平 美國 華盛頓

延伸閱讀

中日邦交正常化50年:前瞻未來遠景何在?

網傳江澤民生日照片 習近平、李克強等送花籃祝壽

民調/中共武力犯台美國是否出兵台灣?民眾看法兩極

高規格 中國國慶招待會3細節受矚

相關新聞

韓版晶片法 挨批半調子

南韓國會在經歷好幾個月的爭論後,上周通過「韓版晶片法」(K-Chips Act),擴大對半導體和車用電池等主要戰略科技的...

美股指數連升二日 科技推升那指

隨著投資人在近期疲軟後買入科技股,美股收漲,開啟本周通膨數據吃重的一周。

華為「突圍」對美中晶片戰有何影響?分析師:華盛頓受到了一點驚嚇

華為的這一款新手機中採用的晶片,涉及美國希望通過制裁阻止中國獲得的技術。美中之間的晶片戰因而再度升溫...

全球金融市場 貨幣決策面臨關鍵48小時

全球金融市場本周將遭遇多國央行貨幣決策的「關鍵48小時」,美國、英國、日本等國央行都將陸續公布決策,美日預估將按兵不動,...

市場不甩通膨回溫 估本月Fed不升息機率逼近100%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FedWatch工具顯示,聯邦資金期貨交易員如今認為,聯準會(Fed)9月、11月和12月例會...

CPI稍熱!美股早盤開高震盪 台積電ADR漲0.6%

美股三大指數13日早盤開高震盪,美國最新公布的通膨數據雖略高於市場預期,但並未改變投資人對聯準會(Fed)將在本月政策會...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