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膨需求少 海運10月高峰季大減班 運費暴跌75%
華爾街日報(WSJ)報導,海運業者在海運高峰季取消全球最繁忙航線的亞洲數十個船班,反映高通膨對全球貿易與消費者支出的衝擊,這也顯示出經濟放緩對企業造成新影響。
海運業者10月取消多個貨運船班,這跟數月前盛況形成極大反差,先前艙位稀少導致運費高漲,航運業者獲利也創新高。
WSJ報導,海運業面臨需求疲弱,大零售商紛向供應商取消訂單並加速降低庫存量,如今跨太平洋海運費跟一年相比已崩跌約75%。例如運動用品大廠Nike27日宣布,北美地區庫存年減量高達65%,並準備降價促銷。
全球經濟條件面臨烏克蘭戰爭、中國工廠關閉等多重挑戰,重創貿易活動;國際貨幣組織(IMF)今年多次下修全球經濟成長預測,美國、歐洲和全球多國的消費者物價也以近年最快速度飆漲。
WSJ指出,在大環境影響下,海運航程也隨之大減。根據航運市場情報基準平臺Xeneta和丹麥航運諮詢機構Sea-Intelligence,太平洋海運業者9月貨櫃載運量年減13%;這相當於減少21艘貨櫃船的載貨量,每艘貨櫃船一趟航程可載運8000個貨櫃。
夏末至初秋通常是大型海運業者年度最繁忙的時節,因為零售商和其他進口商會增加庫存以迎接購物節季。
但WSJ引述海運業者資料和消費者庫存報導,從3日起的兩周,40艘預定從亞洲往美西和21艘亞洲至美東的貨運船班遭取消。相較之下,每年這段時間平均每周僅有2至4艘空船。
不僅如此,數據供應商指出,海運承運商也日益減少亞洲至歐洲線的船運服務。
根據波羅的海貨運指數(Freightos Baltic Index),太平洋一個貨櫃單日海運費率現在平均為3900元,遠低於今年年初1萬4500元和2021年逾1萬9000元的費率。
全球最大貨櫃航運業者「地中海航運公司」(MSC)近期已清空部分航班,包括從中國至洛杉磯和長堤(Long Beach)的六個航程服務;根據MSC官網28日公告,此調整是因為美國西岸過去幾周貨運需求銳減。
WSJ報導,部分業者拒絕分享海運取消細節,以免競爭對手得知其內部運作;各家海運業者可能因為塞港、船程問題或需求降低等原因而減少船班。
海運公司下訂的一小部分新貨櫃船將在未來兩年增加海運量,這表示隨著艙位增加,運費可望面臨更多壓力。貨運能力過剩使海運業者相互削價競爭,貨櫃船業者自2008年後近十年損失慘重,也促使業界整合。
WSJ指出,目前重要航線運費依舊高於新冠疫情前的費用,最大海運業者尚有大量現金可度過短期經濟衰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