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因俄烏戰爭推升 中東進帳多1.3兆美元

國際貨幣基金(IMF)預估,能源豐富的中東國家未來四年的石油收入將額外增加1.3兆美元,主因俄烏戰爭推升油價飆漲,在全球許多資產面臨拋售之際,這筆意外之財將為這些產油國的主權財富基金增添火力。
IMF對這些主權基金的展望,顯示俄烏戰爭引發的油價上漲趨勢,正使中東產油國賺得盆滿缽滿,但許多其他國家須努力對抗通膨上揚和經濟衰退疑慮。
IMF中東與北非部門主任艾梭爾接受金融時報訪問時說,相較於俄烏開戰前的預測,他們目前預估,到2026年底為止,中東產油國(特別是波灣國家)出口石油和天然氣的累計收入將額外增加1.3兆美元。
波灣地區除了是全球幾大石油與天然氣出口國的所在地,更是全球幾大主權財富基金的大本營,包括沙烏地阿拉伯公共投資基金(PIF)、卡達投資局、阿布達比投資局、穆巴達拉投資公司、阿布達比發展控股公司,以及科威特投資局。
申報資料顯示,規模高達6,200億美元的PIF,趁美股第2季震盪進場撿便宜,斥資75億美元買進美股,投資標的包括電商亞馬遜及貝萊德。波灣國家的主權財富基金曾在新冠疫情爆發初期和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時,趁股市動盪大舉買進價格受挫的西方公司股票。
近年來,許多主權財富基金聚焦投資科技、醫療、生命科學、乾淨能源等領域,因為政府緊盯投資報酬率,同時要求經濟多元發展、開發新產業。
艾梭爾表示,重要的是波灣國家能否善用這筆意外之財「投資未來」,包括為全球能源轉型做準備,並表示這些國家須維持財政紀律和改革的動能,以降低對石油的依賴。
IMF預估,波斯灣合作理事會(GCC)今年的經濟成長率為6.4%,將比去年的2.7%加速擴張;GCC成員國包括沙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AE)、科威特、巴林、卡達及阿曼。
根據IMF,PIF預料成為這股石油熱潮的主要受惠者之一。沙國今年的預算盈餘對國內生產毛額(GDP)占比,預料達到歷來最高的5.5%,也是2013年來首度有預算盈餘。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