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愚人節不平靜! 機捷接獲匿名恐嚇放炸彈 台鐵全面巡檢

快看帳戶!他半夜收到入帳通知 14銀行搶先發6000元

奧運教練是狼!體壇正妹國中開始淪魔爪 成績不好被迫「用身體懺悔」

通膨讓人無家可歸 高薪卻無房者奔收容所

通膨今年一漲再漲,生活住房成本節節升高,有屋族都開始付不出房貸,統計指出無家可歸的遊民人數增加中。圖為在紐約市今年3月睡在公園的遊民。(路透)
通膨今年一漲再漲,生活住房成本節節升高,有屋族都開始付不出房貸,統計指出無家可歸的遊民人數增加中。圖為在紐約市今年3月睡在公園的遊民。(路透)

住房成本不斷上漲、汽油和食品等基本必需品持續通脹,讓更多人無家可歸,數以百萬人擔心自己很快就會被逐出住房、失去家園;華盛頓郵報報導,全國各地收容所報告指出,因為難以維持基本生計而前來求助的人數大增;有15個州收容所報告表示,今年尋求服務人數急劇增加,單親媽媽尤其多;某些情況下,候補名單數月內增加一或三倍。

報導指出,過去,無家可歸通常發生在失業、承擔意外醫療費用或持續處理健康問題的人身上,但收容所這回表示,越來越多家庭擁有穩定甚至高薪工作、卻找不到買得起的房子的人來到收容所。通貨膨脹達到40年來最高點,有房者和無房者鴻溝加大,政府激勵或保護措施不足以讓弱勢家庭免遭房東驅逐,越來越多人發現找個地方過夜昂貴不可得。

通膨今年一漲再漲,生活住房成本節節升高,有屋族都開始付不出房貸,統計指出無家可歸的遊民人數增加中。圖為在紐約市今年4月睡在曼哈頓區公園的遊民。(路透)
通膨今年一漲再漲,生活住房成本節節升高,有屋族都開始付不出房貸,統計指出無家可歸的遊民人數增加中。圖為在紐約市今年4月睡在曼哈頓區公園的遊民。(路透)

關注無家可歸和不平等問題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助理教授格雷夫(Meredith Greif)指出,「我們正處於一個非常不穩定的時刻,汽油、食品和租金價格等生活成本上漲如此快,越來越多人負擔不起住房;價格不管走到哪都在上漲,工資調整卻無法跟上。」根據全國終結無家可歸聯盟(National Alliance to End Homelessness)數據,2020年1月美國有逾58萬人無家可歸;疫情以來更新數據取得有限。

在亞特蘭大傳道會(Atlanta Mission),無家可歸者日益增長的絕望感顯而易見。更多人一走進門談論的是與通貨膨脹相關的負擔。有人在問卷上答道:「我因為拖欠租金被趕出公寓。睡在外面。」另一人寫道:「找不到符合收入的住房。」

亞特蘭大傳道會公關經理雷諾茲(Rachel Reynolds)說:「以前,靠薪水過活和不靠薪水過活的人之間存在很大差異;但我可以想見,未來我們會繼續看到不同類型的人,純粹基於生活成本增加而來找我們。」

即使目前仍有房可住的人,突然流離失所的可能性也越來越大。據人口普查局家庭脈搏調查(Census Bureau’s Household Pulse Survey),6月初估計有1370萬人拖欠房租或抵押貸款,比4月增加7%。其中460萬成年人表示,他們「有可能」或「很有可能」在未來兩個月內因被驅逐或付不出房貸而失去家園,比4月初增加32%。

格雷夫指出,「一旦你離開住房,即使是住在自己的車裡,也已經從懸崖上掉下來了。你沒有永久地址,沒有床或淋浴的地方,這讓其他一切變得更困難。生活中的所有基礎都開始消失。」她表示,大多數無家可歸者都能在一年內找到住房;但流離失所,無論多麼短暫,都很容易引發其他重大挫折,例如失業和長期財務不確定性。

相關新聞

韓版晶片法 挨批半調子

南韓國會在經歷好幾個月的爭論後,上周通過「韓版晶片法」(K-Chips Act),擴大對半導體和車用電池等主要戰略科技的...

市場消化聯準會升息含意 美股開高

美國股市今天開盤走揚,市場正消化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最近一次升息所含藏的意義

美銀行倒閉潮 風暴擴大

美國矽谷銀行(SVB)與加密幣放款銀行Signature Bank三天內相繼倒閉,儘管美國政府採取緊急救市措施,美國與歐...

矽谷銀行爆雷 Fed緊急救援

美國矽谷銀行(SVB)爆雷拖累全球金融股重挫,美英當局正與時間賽跑以抑制相關衝擊。美國聯準會(Fed)13日將緊急召開理...

經濟學家莫里奇:通膨要壓回2% Fed必須再大幅升息

多項指標顯示美國經濟衰退山雨欲來,但眼前通膨依然居高不下,出乎聯準會(Fed)鮑爾意料之外。經濟學家暨馬里蘭大學榮譽商學...

WSJ:美國考慮全面切斷華為供應 撤銷現有許可證

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報導,拜登政府正考慮撤銷既有已發放給美國企業的華為出貨許可證,打算把華為的出貨禁令範圍擴及4G晶片...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