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為何飆升?Fed研究:一半原因要怪供應問題

根據舊金山聯邦準備銀行的新研究,今年來因俄烏戰爭而擴大的供應鏈限制,是今年來導致美國通膨標高的約半數成因,至於需求則占約三成的因素。
舊金山聯準銀行經濟學家夏皮羅(Adam Hale Shapiro)在21日發表的信函中表示 :「這些結果顯示,需求以外的因素占了近期上揚通膨的約三分之二,凸顯經濟的一些風險。」「由於供應受擾引發價格上漲並抑制經濟活動,供應相關因素的盛行增加了進入低成長和高通膨水準的風險。」
夏皮羅分析逾30年期間個人消費支出中超過100類的商品與服務。任何同時出現價格和數量高於或低於其基於歷史型態預測價值的類別,就會被貼上「需求帶動」標籤,至於價格和數量增減背離的類別,就會被貼上「供應帶動」標籤,符合供需因素影響價格的傳統關係。
價值接近零或降至零的類別則被貼上「模糊」標籤。這些是占影響通膨加速的剩餘因素。
美國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PCE)3月年比上揚6.6%,為1982年來最大增幅。經濟學家與決策者持續討論是甚麼因素導致增速擴大,一些人主張是龐大的刺激經濟法案導致消費者需求激增,一些人則主張是國內經濟以外的因素導致。
俄羅斯今年初入侵烏克蘭已進一步推升糧食和能源價格,中國大陸實施封控措施則加劇供應鏈受擾亂的問題。美國消費者目前依然穩健,主要受儲蓄增加支撐。
根據夏皮羅的分析,供應帶動的因素導致通膨率比疫情前平均值增加2.5個百分點,相較下,需求帶動的因素則貢獻1.4個百分點。
至於核心PCE通膨上揚,供需因素的貢獻大約等量。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