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銀:通膨痛苦會延好幾年

世界銀行7日公布最新報告,再度下修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預測值,並警告接下來將面對數年的高通膨、低成長的「停滯性通膨」(stagflation)。
世銀在半年一度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中預估,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將達2.9%,不如4月預估的3.2%,原因是能源及食品價格激增、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造成的供應鏈中斷,以及各國央行提高處於紀錄低位的基準利率,將拖累經濟成長。世銀今年1月時預測全球經濟成長為4.1%,等於不到半年二度調降預測值。
2021年時全球經濟成長率達5.7%。
世銀並警告,若干年超乎平均值的通膨率,以及低於平均水準的經濟擴張幅度,可能導致中收入國家面臨成長放緩和高通膨所構成的「停滯性通膨」後果。
世銀總裁馬爾帕斯(David Malpass)表示:「全球經濟再度處於危險之中,經濟同時面臨高通膨及低成長。除非供給準備要大量增加,否則即便避開了經濟衰退,停滯性通膨造成的痛苦也可能延續好幾年。」
馬爾帕斯指出,對許多國家來說,「經濟衰退難以避免」,過去兩年新冠疫情對經濟的負面衝擊,意味著2023年開發中國家的人均實際所得將比疫情前的水準低約40%。
另外,根據麥肯錫(McKinsey)的最新調查,全球企業主管認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所引發的地緣政治不穩定,已取代通貨膨脹及新冠危機,成為當前全球經濟成長的最大威脅。這份3月所做的信心調查,列出當前全球經濟成長面臨的十大風險,逾半受訪企業主管認為,地緣政治不穩定是全球經濟發展的最大潛在風險,影響企業承擔風險的信心,增加不確定性。
另外,通貨膨脹、供應鏈中斷、利率上升、勞動力短缺、經濟波動性升高、新冠疫情,以及貿易政策改變,也都被企業主管視為經濟前景的重大威脅。過去三年來美歐等主要經濟體的貿易政策不斷改弦易轍,而隨著全球關係動態改變,約有10%企業領袖認為,不斷變化的貿易政策是經濟成長的一項威脅。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