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4月CPI勁揚8.3% 超預期

美國勞工部11日公布,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比去年同期勁增8.3%,依舊接近40年高點,剔除糧食和能源成本的4月核心CPI年升也多達6.2%,兩者均高於市場預期,凸顯通膨持續加速升溫,進一步加重消費者面臨的物價壓力,並威脅美國經濟成長。
美國4月通膨率年升幅比市場預期的8.1%高,但若與3月的8.5%比起來卻是稍微放緩,且是八個月來首度下滑,月增率為0.3%,也遠低於3月的1.2%。
通膨高漲已成為美國經濟從疫情陰影復甦的最大威脅。汽油和食品成本飆高已成為重大問題,且通膨從這兩大領域蔓延到住房、汽車等其他領域。
美聯準會(Fed)官員為遏止通膨,今年來已兩度升息,並承諾將持續調高利率,直到通膨率回落到央行設定的2%目標。然而,通膨數據顯示,Fed仍有艱難任務要面對。
美股早盤開高後震盪,延續波動走勢。道瓊一度下跌80點又翻紅大漲230點,那斯達克綜合指數也是在平盤上下來回沖刷。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則再度升破3%關卡。分析師認為,最新通膨數據顯示聯準會在遏止通膨上已落後整體情勢,可能必須更積極緊縮貨幣政策。
經濟學者原先普遍預料CPI升幅將進一步趨於溫和,因為俄烏戰爭的立即性影響正在消退。未來幾個月整體通膨年升率也將下降,因為比較基期提高。
不過更多證據顯示,物價上漲壓力已不再侷限於受疫情影響最重的項目,而是更廣泛地影響到所有部門,因而使學者擔憂通膨正在演變成持久性問題。
Bankrate公司首席財務分析師麥克布萊德說,儘管物價增速放緩,但放緩幅度不如預期大,「剔除下滑的能源價格(目前這看似已過時),物價上漲仍相當廣泛」。他說,通膨年增率從8.5%降為8.3%,可能讓人誤以為通膨已觸頂,但去年8月也發生過類似情形。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