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植物保育受重視 日企、蘋果等大廠拚賺藍碳權

日經亞洲今(22)日報導,日本電源開發株式會社(又稱J-Power)開始在福岡北九州市燃煤廠廠區附近海域復育藻類。不只J-Power,日本海運公司商船三井、美國蘋果公司(Apple)和愈來愈多企業,注意到了海藻與其他海洋植物能捕捉有害氣體,防止它們釋放到大氣層裡的能力。
這類利用海洋植物減碳的倡議被稱為「藍碳」,根據一項估計,海岸線生態系可能與森林有一樣大的吸收二氧化碳排放的效果,甚至效能更大。
商船三井已經開始購買由海藻保育衍生而來的碳權。J-Power最近使用了大約16噸的碳權,該碳權是以復育北九州廠附近的海域中的海草床賺到的,也是公司首個藍碳計畫。日經指出,之前很少有民營企業自行創造藍碳權,現在J-Power是箇中翹楚。
紅樹林也和藻類一樣,可以吸收二氣化碳。根據日本藍色經濟協會(JBE)估計,全球淺海區域的生態系一年可吸收40億噸的二氣化碳;陸地上所能進行的吸收量則是73億噸。而日本海岸線的吸碳能力一年超過100萬噸。
藍碳海岸生態系計算二氣化碳捕捉量,是以人類保育藻類以及開發紅樹林的數量為基礎。
日經說,全球逐漸重視藍碳,國外非政府組織以歐美大企業現在也都致力要創造藍碳權。美國的蘋果和寶鹼(P&G)均以投資紅樹林保育的方式,攤除公司部分二氧化碳排放。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