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搖身變「媒體大亨」 對推特是好是壞?

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已持有推特9.2%股權,成為這家社群媒體公司最大股東,並已在董事會占有一席,加上他在這個平台上的聲量向來很大,擁有逾8,000萬名追隨者,如今他搖身變成「媒體大亨」,對推特是加分,還是扣分?
英國金融時報(FT)報導,科技巨擘跨足新聞事業不乏前例可循,例如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就是華盛頓郵報老闆,但馬斯克的例子與眾不同。
推特不同於傳統平面媒體,更是一個科技平台,也是全球閱聽人無數的新聞來源,在這個平台上擔任要角,將賦予馬斯克更大的影響力。之前,馬斯克就運用自己在推特上有如搖滾明星的地位,為自己的公司和科技理念宣傳,甚至促進自己的政治觀點。
Jefferies分析師Brent Thill認為,馬斯克的科技長才,和他對推特這項產品的強烈「感覺」,可望為多年來產品進步腳步遲緩的推特帶來「破壞式創新」。這種衝擊或許已經開始浮現:推特內部多年來搞不定是否加上「編輯」(edit)按鈕,如今在馬斯克敲鑼打鼓下,不久將開始測試這項新功能。
不過,這位特斯拉和SpaceX執行長在推特上的發言經常惹議,曾讓他引起美國證管會(SEC)關注,最後被迫卸下特斯拉董事長職務。喬治城大學全球網路監管教授Anupam Chander指出,傳統新聞媒體訂有明確規範,保持編輯獨立性;但無從得知「馬斯克,或其他任何富豪,是否會不當試圖宰制這個當今最大的發言平台」。
馬斯克曾敦促推特放寬內容審核政策,並且回歸創立初期尊重「言論自由」的精神。據Chander推測,這可能促使推特日後解除對美國前總統川普的終身禁令。
但紐約城市大學新聞學系副教授Jeff Jarvis說,這種政策轉變引發的爭議,固然可能在短期內助長平台流量,卻也冒著一大風險:逆轉對抗網路霸凌猖獗、假訊息氾濫的進展,終將傷害推特。以「言論自由」為名容許各種言論,也可能傷害推特的獲利展望,因為大型廣告主避免在「有毒的環境」投放廣告。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