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想要超越台積電?策略轉彎擬聯手「聯電 」
據調研機構《DIGITIMES Research》統計,2021年的全球代工市場,台積電市場份額為59.5%,在7/5nm細分市場幾乎完全佔據主導地位。三星排名第二,非存儲業務收入約佔台積電總收入的三分之一,而代工業務僅佔台積電總收入的14.5%。
報告顯示,全球top10代工廠排名由高至低分別為:台積電、三星、聯電、格芯、中芯國際、華虹、力積電、Tower、世界先進以及東部高科,除了Tower與世界先進排名調換外,其餘廠商排名與2020年相同,排名前5位的市場份額佔比接近90%。
《DIGITIMES Research》指出,三星或許想要超越台積電,但其非存儲業務部門負擔不起巨額的資本支出或研發費用,而台積電2022年資本支出預計將超過400億美元。因此,三星不會分拆晶圓代工業務。在某種程度上,三星可能會在節點升級方面擊敗台積電,或者贏得一兩個客戶,但總體而言,幾乎無法對台積電的全球領導地位構成重大威脅。
由此判斷,三星最有可能的運作模式是與戰略夥伴的縱向或/和橫向整合。三星可能會與聯電合作,甚至提前付費以確保生產能力。三星不僅關注CIS相關的合同業務,並且已經進入了聯電的前5名客戶,預計將進入前3名。三星與聯電在28nm領域的合作,使三星能夠集中精力開發先進工藝。
聯電在台灣也有與台積電類似的生態系統支持。政府的激勵措施並不偏袒台積電。如果聯電想出一些策略,比如從台積電挖角年輕人才,可能會對台積電構成新的威脅。
另外,雖然有傳言稱台積電正在為英特爾量身定製3nm工藝,但英特爾和聯電仍有可能進行合作。由於聯電已宣布不再開發7nm以下的更先進工藝,因此在技術發展方面不會對英特爾或三星構成威脅,而是在業務部署方面產生合作的機會。
報告進一步指出,排名在聯電之後的玩家基本不會對領先者造成威脅。在地緣政治緊張的情況下,二線代工廠沒有資格參與頂級代工廠的全球競爭。晶圓代工行業的產業秩序和分工模式將在2022-2025年保持相當穩定。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