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蘋果攻電動車…早有動作
日經新聞報導,蘋果曾在2020年1月接觸日本零件大廠Sanden的美國德州辦公室,洽詢合作開發電動車零組件,雖然雙方的合作未能持續,但仍凸顯電動車的發展正顛覆已有超過百年歷史的汽車業,促使蘋果的外部企業都競相跨足這塊市場。
日經新聞引述知情人士報導,兩年前的本月,一位身著西裝的男子出現在日本汽車空調零件大廠的德州辦公室,表明自己是蘋果的零組件經理人,並說蘋果想生產電動車,需要Sanden協助製造高效零組件,還向Sanden員工展示蘋果電動車和空調零件的設計圖。
雙方接著討論具體的零組件要求,但後來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導致Sanden的現金流惡化,2020年6月須與債權人協商債務解決方案,與蘋果合作的前景也隨之黯淡。
日經指出,這段故事顯示蘋果等外部企業,正尋求進軍汽車業。
日本Sony集團也在今年美國消費電子展(CES)宣布,將嘗試生產電動車。
燃油車的零件種類琳瑯滿目,供應鏈也同樣複雜,豐田和本田等日本車廠的長期優勢,在於擁有龐大的供應鏈。
但電動車的零件數量約只有15,000個,約為燃油車零件數的一半,降低了電動車硬體的相對價值,並提高設計和軟體元素的價值。
德國汽車零件廠商馬牌(Continental)預估,到了2030年,軟體將占每輛汽車價值的30%。
汽車業的變革也為採用「代工」模式創造沃土。蘋果已透過這種模式顛覆智慧手機業,而接觸Sanden,也顯示出該公司在電動車轉型看到相同商機。
代工的水平分工,將降低新廠商進入汽車業的門檻,中國大陸就已有許多新興電動車製造商。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