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Fed釋出大幅轉鷹訊息 可能還沒考慮到Omicron疫情

美國聯準會(Fed)在去年12月會議紀錄裡,發布對於通膨與升息的鷹派發言,引發全球金融市場下跌,但是華爾街日報評論指出,這可能只是典型的資訊時間差問題,因為在Fed去年12月決策時,Omicron新冠變種病毒所引發的疫情還沒有現在這麼嚴重。
華爾街日報指出,Fed在5日公布的去年12月利率決策會議紀錄,內容雖然顯示聯準會可能提前升息的鷹派跡象,但是要留意的是,當時的新冠Omicron疫情還遠沒有現在這麼嚴重。
Omicron變種病毒的超強、超快傳染力,讓美國染疫人數近一周來屢創紀錄新高,但是在聯準會去年12月中召開利率決策會議時,Omicron才剛進入美國兩周,疫情有加速跡象,但還沒有像現在的超級爆發現象。
華爾街日報指出,聯準會在2004年決定加快釋出利率決策會議內容,在每次會議結束的三周後釋出,當時就是希望及時對市場正確傳遞決策訊息,可是在疫情如此急速發展的狀況下,三周恍如三世,間隔還是太久了。
因此,市場這波拋售恐慌,可能是時間差造成的誤讀,當時的聯準會還沒「感染」Omicron,自然對於疫情衝擊有所低估,對通膨更為關注,因而會有較鷹派的發言。投資人把三周前的聯準會當成現在的聯準會,可能是個誤會。
華爾街日報指出,Fed下次召開利率決策會議,是在三周後的26-27日,屆時情況可能又會完全不同。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