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好可怕?散戶不甩這一套 照買成長股

按華爾街常識,通貨膨脹不利成長股和科技股,所以在物價勁揚之際,專業投資人避之唯恐不及。但截至目前為止,散戶投資人似乎不甩這套,照買不誤。
華爾街日報報導,追蹤散户交易數據的VandaTrack顯示,本月來,散戶淨買總額最大的三檔股票是超微(AMD)、輝達(Nvidia)和蘋果(Apple),延續年初以來散戶投資人爭先恐後買進成長股的趨勢。
所謂「成長股」,指的是未來獲利成長可望高於平均水準的公司,通常是科技公司。成長股在低利率環境漲勢最旺,過去一年半情況正是如此。在這種環境下,投資人通常為追逐更高收益,願意承擔較大風險、以更高進價購入這類將來獲利展望較優的公司。
分析道瓊市場數據的結果顯示,目前散戶投資人最青睞的個股中,有18檔的股價相對過去一年營收的平均比值直逼13倍。對照下,標普500指數平均的股價營收比僅三倍。
然而,通膨走高對成長股可能是個麻煩,因為這會導致利率和債券殖利率看升,削弱成長股最大賣點——未來現金流——的吸引力。專業投資人一察覺通膨蠢動跡象,通常會調整投資組合,納入可望受惠於利率上升趨勢的投資標的。
美國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竄升到6.2%,而追蹤資金流動的EPFR資料顯示,在截至11月17日止的兩周期間,以法人機構為主的投資人總計從科技股為主的美國共同基金和ETF撤資逾20億美元,同時大買價值型和防禦型股票,像是消費品股、醫療照護股和公用事業股。
Winthrop Capital Management投資長Greg Hahn表示,正「撤出成長股」、聚焦於估值合理、資產負債表強健的優質公司。
專業投資人和散戶投資人操作策略南轅北轍,凸顯出今年金融市場「異狀」:小散戶一再顛覆傳統交易策略,把潛在價值備受質疑的遊戲驛站(GameStop)、赫茲國際(Hertz Global Holdings)等股票捧上天。有些散戶憑仗的是典型的「動能投資」,也就是買股票只要會飆升的就好,管他優質或劣質。
散戶鍾愛的這種「飆股」行情往往波動劇烈,但有時也提供極佳報酬。本月來,超微和輝達分別躍漲28%,蘋果也漲8.1%,遠優於標普500同時期僅2.1%的漲幅。
Vanda Research全球總經策略師Viraj Patel說:「我們這一年半來學到的教訓是,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財政刺激和其他總經事件,對驅動散戶投資人行為的影響力更強」,遠遠強過通膨數字。他說:「CPI報告發布次日,我們從未看到散戶投資人大賣股票。」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