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影響 IMF下修亞洲今年預估經濟成長率至6.5%
因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的高傳染力變異病毒株導致亞洲部分地區病例激增,國際貨幣基金(IMF)今天下修亞洲2021年的預估經濟成長率,從4月估計的7.6%降至6.5%。
CNBC報導,國際貨幣基金在亞太地區經濟展望報告中說:「全球COVID-19疫情仍然重創這個地區。」
亞洲國家去年在控制疫情方面原本相對成功,但今年包括印度、馬來西亞和越南等國家都必須與爆發的疫情奮戰,而且施打疫苗的計畫也較慢展開。
國際貨幣基金指出,疫情再起促使各國採取更嚴厲限制措施,嚴重影響服務業,並導致部分工廠暫時關閉。儘管出口需求強勁,這仍然影響了亞洲的經濟展望。
此地區發展中經濟體的預估經濟成長率遭國際貨幣基金下修最多。其中緬甸因為2月還經歷軍事政變,據預測今年經濟將萎縮17.9%,比前一次預測還多9個百分點。
菲律賓的預估經濟成長率也下修3.7個百分點,下降到3.2%;馬來西亞則是下修3個百分點,降到3.5%。
在此同時,國際貨幣基金上修了幾個亞洲先進經濟體今年的預估經濟成長率,其中香港由先前預估的4.3%上調至6.4%,新加坡則由5.2%上修至6%。
國際貨幣基金表示,儘管下修,亞洲今年仍將是全球經濟成長最快的地區,主要由中國和印度帶動,中國的成長率估計將達8%,印度則在明年3月止的這個會計年度料將成長9.5%。
不過,國際貨幣基金也表示,若是再爆發疫情,恐怕仍會影響亞洲地區的預估經濟成長率。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