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外國直接投資激增

聯合國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FDI)激增,但主要集中在歐、美已開發國家,亞洲的增幅相對較小,貧窮國家甚至減少,而且上半年的FDI以跨國併購為主,流入製造業的投資反而減少,顯示供給擴張的速度仍趕不上需求激增。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19日公布數據表示,今年上半年全球企業的海外投資總額達8,520億美元,遠高於去年同期的3,730億美元;其中四分之三流入富裕國家,因為這些國家陸續解除防疫封鎖措施,經濟復甦展望良好。
UNCTAD指出,FDI回升勢頭超乎預估,但全球分布甚不平均;富裕國家獲得的投資雖倍增,美國也增加88%,但貧窮國家獲得的投資承諾反而減少9%,連東南亞地區的FDI也僅增加25%。這也反映今年富裕及貧窮國家的經濟表現分歧。
德國Berenberg銀行首席經濟學者施密丁指出,「疫情顯然已不再猛扯已開發國家經濟復甦的後腿,預料歐、美今年秋、冬兩季將不會採取大規模的封禁措施」。
UNCTAD指出,現在看來今年全球FDI將超過新冠疫情爆發前的水準,比原先預期的2022年提前。但UNCTAD也說,FDI的快速復甦、及對展望的樂觀預期,掩蓋了已開發與開發中經濟體FDI流動日漸分歧的現實,也掩蓋了具生產力產能的「新創投資」(greenfield investments)回升步調落後的現象。
全球上半年的FDI主要集中於跨國企業購併,但這種投資不會提高全球產品與服務的總供給能力。至於能擴張產能的「新創投資」(greenfield investments),今年1-9月反而比去年同期減少11%,主要是汽車、電子及化工業的FDI減少。
這也顯示,全球企業的供貨產能不會快速增加,從而難以因應新增需求,並可能使今年消費者物價加速上漲。多數富裕國家的央行官員都已表示,預料供應缺口及這種情況所帶來的通膨升高,只是暫時的。
不過,大部分富裕國家及亞洲、南美等地區,基礎建設領域的FDI都大幅增加,主因為各國政府擴大公共支出,以及利率偏低。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