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也難逃晶片短缺影響!量產目標據傳減少1,000萬支

彭博資訊引述知情人士報導,由於晶片持續短缺,蘋果公司可能削減2021年的iPhone 13生產目標達1,000萬支。
該公司原本預計今年最後3個月生產9,000萬支新iPhone,但現在告訴生產合作夥伴,總產量降低,因博通(Broadcom)和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難以提供足夠的零組件。
這家科技巨擘是全球最大晶片買家之一,但即使有強大的購買力,蘋果也面臨供應中斷的問題,這些問題已經給世界各地各產業造成破壞。主要晶片製造商警告,明年全年甚至之後都將繼續供不應求。
蘋果從德州儀器獲得螢幕部件,博通則是蘋果長期的無線組件供應商。蘋果也面臨其他供應商的零組件短缺。
蘋果和德州儀器的代表不予置評。博通沒有回覆置評請求。
受此消息影響,蘋果股價在盤後交易中一度下跌1.6%至139.27美元。截至周二,該股今年來收盤上漲6.6%。博通和德州儀器也在盤後交易中下跌。
短缺令蘋果向客戶交付新機型的能力承壓。 iPhone 13 Pro和iPhone 13 Pro Max已於9月上市,但在蘋果網站下單預約,要大約一個月後才能交貨。而且,該公司旗下有幾家零售店將這些新款手機列為「目前無法提貨」。蘋果合作的電信商夥伴也有類似發貨延遲的現象。
目前的訂單安排11月中旬交貨,所以蘋果仍趕得及讓消費者在關鍵的耶誕購物季前取得新iPhone。年終的一季是蘋果最重要的銷售旺季,能創造大約1,200億美元的營收。這會比去年同期高出約7%,比10年前蘋果一整年賺的錢還要多。
蘋果的困境顯示,即使是科技業王者也無法免於因為疫情而惡化的全球晶片荒。除了iPhone供應緊張外,該公司也掙扎於生產足夠的Apple Watch和其他產品。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