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不夠力 美超級電腦宣揚國威可能要靠台積電

紐約時報報導,美國能源部去年挑中英特爾(Intel)協助建構一台5億美元的超級電腦時,押注國產的電腦晶片將能為抵擋來自中國的科技挑戰助威。
能源部旗下阿貢國家實驗室(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的官員預測,計劃2021年啟用的「極光」(Aurora)超級電腦,會是首台運算效能達Exascale級(每秒可達百萬兆次)的美國超級電腦系統。英特爾將自奧勒岡、亞歷桑納和新墨西哥等三地晶片廠供應晶片。
但英特爾7奈米製程碰上瓶頸,拖累了極光計畫,證明美國政府和企業想扭轉仰賴外國製半導體的努力遭遇逆風。這也顯示,美國想在關鍵半導體製程技術重拾領導地位,會面臨的挑戰。
英特爾執行長史旺(Robert Swan)上月警告,新一代製程將延遲12個月,並表示「極光」的部分晶片可能不會出自英特爾廠。
研究人員和分析師說,極光的建置看來很難依照原定進度完成。而將關鍵零組件交給外國晶圓廠,將破壞政府和英特爾原本有從頭到尾美國自己來的期待。
追蹤全球超級電腦建置的田納西大學科學家Jack Dongarra說,他們打算「宣揚國威」,現在卻跘了一大跤。
先進的半導體製程技術現由台積電和三星電子擁有全球領導地位。
Dongarra預測中國會先打造出exascale級的超級電腦,料將擁有三台,包括最早可能今年上線的一台。美國能源部也已撥款,要在極光之後、於2022年建構另外兩台。
但關鍵晶片在哪裡生產,是否仰賴台灣和南韓的晶圓廠,已經成為政治議題。尤其是台積電,應用在智慧手機和5G無線通訊的晶片,以及常用於飛行器或武器系統的可程式化晶片,都由它稱霸。
對美國來說,仰賴台灣生產晶片有地緣政治風險。理論上,台灣出貨有可能因為地震和中國的行動而中斷,此外,美國官員也擔心外國製晶片會遭破瓌和軟體攻擊。
美國國會兩黨罕見在今夏達成協議,計劃促成更多國產晶片,雖然高達250億美元的資金要等到明年才有下落。提議的立法包括提供最高30億美元的補助款,興建新的美國晶圓廠,台積電最近提議在亞歷桑納州建廠,是可能的對象。
晶圓廠在超級電腦扮演重要角色有幾個原因,其中之一是晶片設計業者多年前就不再擁有自己的製造廠。
例如,英特爾的對手超微半導體(AMD)計劃利用台積電生產另外兩台exascale級系統要用的晶片,這兩台超級電腦將分別置於田納西州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ak Ridge National Labratory)和加州勞倫斯利佛摩國家實驗室(Lawer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台積電也為最近在全球超級電腦中奪冠的日本富岳(Fugaku)生產晶片。
英特爾一直是引領摩爾定律的代表企業,但台積電接棒跑更快,自2018年4月引入7奈米製程量產以來,每年出貨10億晶片。5奈米製程也將在今年領先量產,可望為蘋果下一代iPhone生產晶片。
矽谷新創事業Cerebras Systems是台積電客戶,其領導人Andrew Feldman說,台積電的執行「很拚命」,對比之下,英特爾最近的延遲是個「大意外」。
雖然英特爾開除了首席工程師,但對於財務專家出身的史旺而言,前頭的挑戰還很多。光是2019年,英特爾就斥資160億美元在工廠和設備上、130億美元進行研發。部分分析師說,史旺可能必須研究如何刪減成本,例如賣掉一些工廠,或者尋求與台積電、三星或格羅方德(Global Foundries)合作。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