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蘋果、動視暴雪爭議 凸顯強制陸企在美下市難度
彭博資訊專欄作家Nisha Gopalan表示,美國職籃NBA、蘋果公司和電玩大廠動視暴雪(Activision Blizzard)本周的遭遇,凸顯中國的金融實力,以及美國企業准入中國市場的漫長道路。這也顯示,以下市威脅中國企業幾乎只是個幻想,因為付出的成本太驚人。
川普政府官員已討論限制美國投資流入中國,一些議員也正呼籲對在美上市的中企施加更嚴格的投資限制和監管。不過,在紐約證交所和那斯達克掛牌的中國企業,市值總計達8,700億美元。去年,隨著騰訊音樂在美上市,中國企業總共讓美股市值增加約950億美元。
在美國承銷首次公開上市(IPO)的利潤,遠高於香港。投資銀行的手續費用可能高達7%,但在亞洲可能只有2%以下。因此,華爾街當然會全力捍衛這些輕鬆賺錢的機會。
當然,美國當局的行動看來勢在必行。一方面是華府的反中氛圍升高,另一方面則是許多公司逃避監管。美國證管會(SEC)和公開發行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去年12月表示,共有224家上市公司阻礙監督工作,這些公司市值總計達1.8兆美元。這些公司當中,有213家為中國或者香港的公司。
今年7月,共和黨參議員盧比歐(Marco Rubio)提出「平等法案」(Equitable Act),要求加強監管,如果三年內無法遵從接受審核的規定,應予除牌。然而,即使這項提案通過,也不太可能引發中企下市潮。
一方面,強制下市將使投資人受到傷害,有違保護投資人的初衷;另外,中國可能對美方的要求讓步,畢竟中國的監管機關也想嚴格審計。
中國市場商機龐大,也讓NBA、動視暴雪和蘋果為了保護利益,捲入言論自由的爭議。在美國經濟成長放緩之際,美國政府是否真的會切斷來自中國的利益,傷害國內的銀行、律師事務所和證交所?Nisha Gopalan認為,機會不高。
留言